“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2023年5月11日,东莞外国语学校继续开展“博雅品质课堂”校级公开课系列活动,由初中部语文科组的朱建勋老师执教《走进写景记游散文 解码审美意趣流变——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代写景记游散文单元整体设计之比读课》,我校初中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及语文科组全体教师一起听课、评课,提质共研,寻求教学的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
朱建勋老师首先通过情境设置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走进本单元的6 篇古代写景散文。课堂教学活动分为三个部分:选择旅行伙伴、辨析意趣流变、解码流变原因。
在活动第一部分,朱老师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情境任务:如果在这6位古代山水游记大师中选择一位伙伴去旅行,你最想选谁?通过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第二部分,以《中国游记文学史》里的一句话“我国古代写景记游散文大致经过了魏晋南北朝诞生期、唐代成熟期、宋代高峰期、明朝复兴期和清代衰变期”为抓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用简洁的语言阐释山水审美意趣的流变,引导学生发现文本背后更多的奥秘。课程的最后一部分,朱老师从政治、经济、社会风俗、文学思潮等方面解码了历代审美意趣流变的原因,见解独特,同时鼓励学生拓展思维,大胆发言,对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审美意趣流变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


课程结束后,朱老师就本节课进行了说课,介绍了教学背景、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随后,学校初中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和语文科组老师就本课开展了议课活动。首先是语文科组长王丽娜老师的点评。她用三个词“有胆量、有高度、有方法”高度肯定了朱老师在大单元教学中的探索。课堂活动中培养了学生思考、表达、创新等能力,并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同时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很好地体现大单元教学的有序性与整体性。

初二语文备课组长王莹雪老师也对这节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朱老师的这堂课巧妙建立了单元群文之间的联系。在课堂上,朱老师以“山水散文写景特点”和“诗人审美意趣”为联结点,异中求同、一线串珠,对学生进行了思维层级性训练。同时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语文工具性目标落实得扎实有序。既有朗读方法的细致指导,如:音调的问题,语速的问题,边读边想象等,也有学习写景散文的具体方法指导,如:托物言志,知人论世等。

初中部学术委员会张宏杰老师对本节课进行点评。他充分肯定朱老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次加工,在课堂上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在教学中坚持诵读、品味,思考相结合原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古代山水散文的审美意趣变化。同时,他也从一个历史老师的角度提出,希望教师能够更深入地追溯审美意趣流变的社会原因,对学生回答的评价不妨适度多些反问和追问,更好地把学生思维导向纵深,让立体式的课堂进一步助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最后学校教导处汪丽丽副主任做总结性发言。汪主任认为,朱建勋师站在语文之外看语文,勇于探索大单元教学和学科融合教育,以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语文教学,进而彰显和释放语文课堂的魅力,有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希望朱老师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单元教学,进行系统化的整理,成果物化。。

“正是花开好时节,语文教研绽芳菲”,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中语文科组在学校、教导处的带领下,利用“博雅品质课堂”校级公开课为平台,积极进行学习、交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一次教研活动就是一次精彩的思维碰撞,“教无涯,研不尽”,全体莞外初中语文人将继续努力,砥砺奋进谱写语文教研新篇章。
撰稿:王莹雪
编辑:杨笛
初审:王丽娜、张宏杰、汪丽丽
复审:梅淑萍
终审:蔡俊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