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20年的春天以特别的方式开启,有一群人逆行而上,用汗水浇灌爱与感动,用生命书写忠诚与担当。这群人之中,有80多岁高龄还临危受命的钟南山院士,有倒在救护第一线的白衣天使,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基层干部,有“连续值守数十天”的社区工作者,有连续作战操劳过度的民警,有始终冲在最前沿的解放军战士。还有那些在交通管控之后,每天志愿接送医护人员的出租车司机,还有那些戴着最简单防护口罩、在城市中每个角落穿梭的快递小哥,以及在收费站路口为来往司机测体温、搬运防疫物资的安检员……
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役中,是什么让她们“舍小家、为大家”,挺身而出?是什么让他们义无反顾地“逆行”?是什么让他们化身“超人”,成为时代的英雄,亦成为孩子们最好的榜样!
有人说,社会生活是最好的课堂,生活中鲜活的故事是最好的教材。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读好疫情背景下的生命、人性、家国这篇大文章?
在教导处梅淑萍副主任的指导下,初一语文备课组的精心策划,并推动了初一年级疫情背景下的亲子阅读活动。通过生动真实的人物故事,唤醒学生内心的道德使命感,用文字笔触记录自己的心灵触动、成长轨迹并促成学生对自身社会角色的思考。
在周末,同学们与爸爸妈妈一起,阅读备课组精心整理的材料《那些让人无法忘却的普通人》,互相分享自己的感受,感受平凡中的伟大,并以最触动自己的人为对象进行抒怀,完成《______,我想对你说》的写作。
最好的阅读是读懂生活,最好的语言表达是展现真实的生活。这些不断真实发生在这片热土上的感人故事,就是留给祖国未来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疫情危机之下,我们看到了中国万众一心的力量,也看到了每一个孩子心中向阳生长的理想,在他们稚嫩的笔下,我们读出了真挚的感恩,热情的赞歌,铿锵的理想,读出了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

初一(1)班 白旭弘和妈妈在阅读

初一(2)班莫海韵和爸爸、弟弟在阅读

初一(3)班 邓嘉莹和爸爸在阅读

初一(4)班 赵一诺和爸爸在阅读

初一(1)班 白旭弘

初一2班 龚黎铭

初一(3)班 邓嘉莹


初一(4)班 赵一诺

初一(4)班 包蓝希和妈妈在阅读

初一(4)班 包蓝希

初一(5)班 廖婧涵和妈妈在阅读

初一(5)班 廖婧涵

初一(6)班 毛思远和爸爸在阅读

初一(6)班 毛思远

初一(6)班 姚栩恩和爸爸妈妈在分享

初一(6)班 姚栩恩

初一(7)班 周沅莹和爸爸妈妈在讨论

初一(7)班 周沅莹

初一(7)班 周沅莹

初一(7)班 叶航逍和妈妈在阅读


初一(8)班 陈慧桐和妈妈在阅读



初一(8)班 陈浪和妈妈在阅读


初一(8)班 陈浪

初一(6)班董浩然和妈妈在阅读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一篇篇感人的文章,这一张张温馨有爱的亲子共读照片,承载的是莞外倡导家校合作,共育未来的理念,相信父母们耐心智慧的点拨,老师们循循善诱的引导,会让每一颗希望的种子得到更充足的滋养。愿孩子们如钟南山爷爷的期望一般,以行证道,在未来勇于担当,为建设祖国披甲上阵!
撰稿:陈 晶
审稿:梅淑萍、汪 媛
编辑:陈钰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