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神兽”们居家学习了将近四个月,家中父母也使出了浑身解数,随时切换父母、老师、朋友、“敌人”等多重身份,大眼瞪小眼的日子里,有苦恼、有欢笑、有失落、也有感动。如何做到相看两不厌,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陪伴大于说教,尊重强于施压,培养生活爱好,学会倾听孩子心声,正面引导从他律走向自律,才能培育出内心有温度,外在有风度,三观端正的好孩子。莞外的活动育人和全面育人理念已经渗透到莞外学子的家庭教育当中,成长之路漫漫,教育之路绵长,下面就让我们继续来分享成功居家培育的案例。
爱就是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801班 邓霖迪妈妈
邓霖迪——这个平时在学校里估计属于不声不响类型的家伙,在这段史无前例的四个月居家学习生活中,却以她焕发的青春朝气启发着我们与她一起不断成长着。
这个平时爱睡懒觉爱拖拖拉拉爱玩游戏的“神兽”,在最初的居家日子里可真“痛苦”了一阵子,她没想到学校和老师们真的实践了“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模式。老师们温柔而坚定地根据年级制定的“莞外初二学生居家健康生活一日指南”,细致地引导孩子们居家自学,以期培养孩子自律独立的品质。但对于还处在“自由散漫,任性自我”寒假模式中的霖迪来说,这种常规有度、动静有控、节制有序的生活无疑是个从天而降的“紧箍咒”。居家线上学习的起始阶段,霖迪总是因为没有进行合理时间规划、无法调整到良好的学习状态而不能及时完成当天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看到班级群里同学们一份份优秀学习成果的展示,霖迪十分恐慌,倍感焦虑,几度迷茫。想认真学习,早上却总是赖在床上不肯起来;想勤奋用功,坐在书桌前却总也打不起精神;想努力调整,却沉迷手机游戏或者聊天软件。作为家长和过来人,我们深知少年求学时期时间的宝贵,一开始比她还着急,于是采取了一系列的干预措施。比如:命令式地要求她晚上不能超过十一点睡觉;不能看手机,甚至没收手机;要求她必须像其他优秀同学一样又快又好地完成作业和测验;考试成绩稍有不理想,就狠批是她不用功,而不管她是否能学懂。那段时间,因为霖迪低沉学习状态引发的亲子矛盾给原本温馨的家庭蒙上了一层浓厚的乌云,我们和孩子情绪都十分低落,思想负担极其沉重。
后来,通过班主任的班会,我们渐渐从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方法中领悟到:教育虽然是有规律的,但孩子个体的差异性很大,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给予其个性化的引导。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复印件出了问题,家长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从改变自身做起。同时要调整我们对霖迪的引导方法,更要相信孩子自我成长的力量。因此,我们以如何合理使用手机为抓手开启了新一轮的陪伴模式。因为看课件,拍照上传作业,跟同学交流都离不开手机,我们决定将霖迪的手机归还给她。和手机同时归还的还有我们对她的理解和信任,以及我们一起就如何合理使用手机这一工具达成的共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只要信任孩子并引导孩子使用手机的正确方法,孩子便会从你对她的尊重里形成特别强烈的自尊感,而这种自尊感就会让她不断地去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从而一步步从他律走向自觉自律。从此以后,我们便很少在手机使用上产生矛盾。同时,作为家长我们也做到身正为范,在家中如无工作需要尽量少使用手机,和爸爸一起尽量抽出时间来阅读、弹琴或者做其他有益于身心的活动。

手机使用问题合理解决后,我们又以点带面和孩子在作业完成、运动锻炼等方方面面形成共识,就这样我们在不断的调整中找到了相处的平衡点,沟通从命令改为平等协商,尝试从她的角度去看问题。霖迪也在平和的气氛里越来越能做到自律和自觉。渐渐地,她能主动做家务,每天自觉学习和做作业,得到老师表扬认真作业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偶尔她因为书写速度很慢很慢而导致作业写得很晚,我们也不催她,而是陪她一起坚持。有一天,她睡过头,我们不舍得叫她早起床,她醒来居然急哭了,觉得自己没有做好。最让人欣慰的是,以前最爱睡懒觉的霖迪,居然能主动调闹钟早起,坚持上7点20分的外教口语课。寒假里总是粘在沙发上的她,竟然也开始坚持下楼跑步锻炼身体为中考体育做准备。不仅如此,我们和霖迪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十分的融洽。霖迪开始主动找我们聊天,和我们一起讨论她正在关注的新闻事件,以及她对这些事情的认识和想法……这就是真实的霖迪,她在尽她自己的能力慢慢成长,我们就陪着她慢慢跑吧。


即使在疫情这么艰难的时刻,我们和霖迪在彼此的努力下,在相互的陪伴中还是度过一段非常温馨而美好的时光。虽然在孩子以后成长的道路上可能还会有这样那样的意外,相信只要我们父母有一颗愿意陪着孩子一起成长的心,愿意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我们和孩子之间的生命链接必定会更加和谐紧密。居家自学的状态即将过去,校园生活又将开始,而且,紧张的生地中考马上就要来临,霖迪人生中的第一次大型PK秀还有不到三个月就要登场了。霖迪有追求进步的理想,还有不笨的脑袋,再加上在自律自觉的居家学习中养成的认真细致、善于总结思考的好习惯,我们相信她一定能在如期而来的学校生活中更加顺利地成长!
班主任寄语:最美的教育莫过于言传身教,最好的爱莫过于相互陪伴,彼此成长。成长是一个不断探索尝试的过程。不管是孩子,还是父母,不断变化着的生活每天都在为我们提供新的实践机会,但正因为这种全新的经历,所以孩子和家长总会在实践中遇到各种困难,有时候甚至难免会犯错。霖迪父母与霖迪相处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时候,只要我们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对错误进行反思、分析,对方法进行调整、改进,那么不管是对于孩子和家长,每一次错误都可以是进步的阶梯。我们的用心努力一定可以让我们在亲子教育的道路越走越顺畅,孩子的成长在我们用心的陪伴下也会越来越顺利。(班主任:吴慧玲)

撰稿:邓霖迪妈妈
审稿:梅淑萍、吴慧玲
编辑:陈钰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