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亲子沟通问题普遍存在,许多孩子对父母关闭了心房,越来越沉默。许多亲子冲突,究其原因,大多是沟通不畅。
作为父母,应该重视亲子沟通方式。只有亲子关系良好,沟通顺畅,家庭教育才能够发挥作用。
亲子沟通糟糕的家庭,大多犯了以下“禁忌”。避开这“禁忌”,将一步步改善亲子沟通,增进亲子交流,家庭教育事半功倍。

1.忌简单粗暴甚至打骂孩子
无论是行为上还是语言上的暴力,对孩子都是伤害,使孩子无法感受家长的爱。被频繁粗暴对待的孩子虽然不会停止爱父母,但会停止爱自己。孩子要么学会简单粗暴地处理问题,要么叛逆,要么自卑退缩。
如:“闭嘴!每次批评你,你都有那么多理由……”、“走开,看见你就烦”。
2.忌羞辱孩子、伤害孩子自尊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都渴望得到尊重和认可。批评孩子尽可能私下沟通,不要当众责备;尽量避免羞辱性的表达,要保护好孩子珍贵的自尊。
如:“你怎么这么笨/傻,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考得这么差,还有脸哭?”

3.忌与其他孩子比较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心理学证明了比较并不能激发孩子的动力,反而会让孩子灰心丧气,无法正确认识自己。同时,过份关注外在评价,会令孩子感到焦虑和压力,不利于儿童成长。
如:“为什么别人行,你就不行”、“看看人家 XXX, 你再看看你!你怎么什么都不如人家?”
4.忌高高在上、空洞说教
当孩子的需求没有被看到、听到、共情到,居高临下的长篇说教毫无意义。尤其对于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还未发展的低年龄儿童。长此以往,孩子会慢慢关闭心门。
如:“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做作业就要专注,不能玩东西。”、 “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要大度、宽容、要分享,以后走入社会才有好人缘,有好人缘才……”

5.忌唠叨、翻旧账
唠叨是心理学上“超限效应”的典型表现,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就会让人产生不耐烦或者叛逆。同时也是对孩子不信任和指责的表现。尽量每次只说一件事,不翻旧账,简洁、明了表达家长的感受、想法和期待。
如:“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机。”、“你自己看看你的房间,每天弄得跟猪窝似的,不知道整理,就没见过比你更懒的孩子!”
部分内容选自《广东省中小学家庭教育亲子沟通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