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亲子冲突和矛盾?
亲子关系矛盾,主要是父母与孩子的需求冲突时,引发了情绪而导致的。
(一)
当孩子有情绪时,
家长要倾听共情,鼓励表达。
当孩子有情绪时,家长倾听孩子,不仅倾听事实,还要倾听孩子的感受、期待和渴望。接纳并理解孩子的情绪感受,感受一旦被看到、被理解、被共情,沟通的大门就打开了。
当孩子不再陷入情绪中,理性的思考能力恢复,更能让孩子关注问题解决。孩子在与父母的倾听和表达中,释放了情绪,心理更健康。同时孩子在与父母的交流沟通中培养了理解他人、共情他人的重要能力。
沟通技巧:描述孩子正在经历的事实,再加上他此刻的感受。
例如:“这次考试没有考出你理想的成绩,你觉得很难过。”“当你被罚站时,你感到很没面子,很难堪。”

(二)
当家长有情绪时,
家长要坦诚沟通,不指责、无伤害地表达。
当孩子的言行激发了家长的情绪时,家长要坦诚开放自我,表达自己的感受以及自己所受到的影响。
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对其他人造成的影响。当家长以一种不指责、不评判、没有攻击和伤害的方式去表达时,孩子会愿意设身处地的为家长考虑,做一个体贴他人的人。这就关系到我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沟通的技巧:描述孩子的行为及给你带来的感受和影响。特别留意要用“我”开头而非“你”,因为“你”开头的句子往往带有指责的意味。
例如:“当我看到衣服被扔在地板上一团糟,我好烦躁,我得花更多的时间去整理,可是我没有那么多时间。”而不要说:“你把衣服丢在地上,真是太邋遢了。”

(三)
当父母与孩子的需求有冲突,双方都有情绪时,
要平等协商,达成共识。
当父母与孩子的需求有冲突,双方都有情绪时,解决的方法不是单方面的满足父母的需求,也不是妥协迁就孩子的需求。应该是明晰孩子和父母的需求,之后让孩子参与到制定解决方案当中来。
通过协商,从中选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达成共识,共同执行。并在过程中进行评估和调整,这样以彼此尊重的方式解决冲突,可以调动孩子的思考力、创造力,也能够激发孩子的能动性,让他执行方案的积极性、动力更强。
沟通技巧:父母和孩子表达双方的需求,共同协商制定能够满足双方需求的解决方案。
例如;当孩子因为手机使用,与父母产生了需求冲突。“宝贝,我了解你对手机使用有需求,但作为父母,我也担心过你过度使用手机会影响你的学习和睡眠。我们的关系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先想想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再一起来看看哪些可以满足我们双方的需求,咱们就约定好这样去做,好吗?”

(四)
当父母和孩子没有冲突,和平相处的时候,
要多交流,多肯定,在情感账户上存款。
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是和孩子和平相处没有冲突的,这时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耍聊天,分享彼此的感受、想法、观点,让彼此更加了解。
多多地肯定、欣赏、赞美、鼓励孩子,在亲子情感的账户中多存款情感。账户里的存款越多,亲子矛盾就越少,即便是有矛盾,也容易沟通。
肯定、欣赏孩子也是帮孩子建立稳定的自我认知,让孩子由内而外产生自信。有了稳定的自我认知,在未来孩子遇到任何困难,他都能够积极乐观的去面对。
肯定、欣赏孩子要肯定过程,而不是结果;肯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他的聪明或智力;多用客观的描述性的语言,而非评判性的贴标签式的语言。

沟通技巧:描述孩子的行为,再加家长的感受。
例如:“这段时间我注意到你一回家就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候很专注,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会查资料,或者是向同学请教,想方设法的弄明白。你这次考试得了90分,我真为你高兴,这是你认真努力的结果。”
部分内容选自《广东省中小学家庭教育亲子沟通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