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300元3小时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

教育教研 | 开题启智促教研,铸魂强基育新人——广东省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专项课题论证会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4-10-12来源: 作者: 点击数:


为推动广东省东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进一步提升教研能力与三科统编教材的实施质量,2024年10月9日,广东省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专项课题论证会在东莞外国语学校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众多教育界精英,包括华南师范大学的张庆海教授与黄牧航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的徐赐成教授、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柴松方校长、东莞市历史教研员胡波老师、东莞外国语学校的魏德才主任、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中语文科组长吴慧玲老师,以及五个课题组的全体成员。会议由东莞外国语学校高中历史科组长杨山坡老师主持。

AF97

会议共设领导致辞、课题开题汇报、专家评议、专家组点评及活动总结五项议程。

会议伊始,东莞外国语学校朱忠明校长致欢迎辞,他阐述了“铸魂工程”的重大意义,并对课题组老师们的科研工作寄予厚望。

随后,五个课题组代表依次进行开题汇报。

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的王董业老师,作为《双新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区域教研课程建设实践研究》课题组的核心成员代表,从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与当前研究现状两大维度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汇报。该课题旨在通过三个阶段的精心研究,最终构建出完善的课程内容体系、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以及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教、研、训”于一体的全新历史教研活动运行机制,并借助“线上与线下结合”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历史教研活动注入新的活力,构建出组织有序、实施高效、评价公正、激励有力的活动体系。这一举措将有力推动区域教研活动的整体转型,进一步提升历史学科的教研品质,营造一种合作共生、互促共进的学科教研文化。

940C

东莞市高级中学的张芳芳老师,代表《基于“逆向设计”的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进行了精彩的汇报。该课题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预设富有层级化的评价目标,精准衡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成长。在教学实施阶段,巧妙运用大概念和主题,将课程内容结构化、情境化,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坚实的知识体系,形成深厚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7FED

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的涂冬逸老师,作为《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历史开放性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的代表进行汇报,该课题将基于扎实的理论研究和详尽的现状调查,初步构建起高中历史开放性作业设计的基本框架。通过案例设计、实施、评估、反思与完善等一系列环节,不断探索并优化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历史开放性作业设计的实施路径与策略。最终将构建出一套具有较强可行性和系统性的方案,形成一部高中历史开放性作业设计案例集,为历史学科的作业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与借鉴。

9D7F

东莞市第十高级中学的王伟平老师,对《本土“四史”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进行了详尽而深刻的阐释。王老师从时代背景、应用价值、学术价值以及研究综述等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了课题的核心概念与研究背景。通过调研与筛选东莞本土资源、多元课程开发以及成果凝练提升等举措,致力于将“四史”教育落地生根,探索出具有东莞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同时,王老师还对课题的组织分工、研究方法、预期进度与成果、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展示,为课题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3EC

东莞外国语学校的王成莲老师,代表《新课标引领下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生动的汇报。王老师指出,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课题组将紧扣语文课程标准,从国家统编教材内容的融通点、地域文化特色点、社会生活结合点、特色课程关联点以及学生成长需要点等多个维度出发,精心设计符合年段特点的跨学科学习课程。通过实践总结与提炼教学策略,将为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提供新的思路与范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AC8B

课题组代表汇报结束后,专家们对课题进行了深入评议,诸位专家对课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评议,并对五大课题的整体构思给予了高度的赞誉。专家组一致认为课题紧密贴合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其针对性鲜明、研究脉络清晰、方法灵活多变、目标定位精确,且具备极高的可行性。

在充分肯定的同时,专家组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柴松方校长睿智地指出,各课题组应深化对目标落实的研究,确保课题研究能够更有效地助力日常教学。他强调,课题研究需明确抓手、路径与评价机制,并注重成果的实际应用与广泛推广。

2451B

张庆海教授则着重阐述了课题题目与论证的紧密结合,他提出,开题报告应围绕研究目的、内容、框架及意义展开。研究目的需阐明课题的缘起,研究内容要聚焦核心问题,而研究框架则要解决实施路径的问题。

7D8F

黄牧航教授对课题的研究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供了理论梳理与实践操作的宝贵参考。他建议,应强化问题意识,将课题与核心素养紧密结合,立足学生实践,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推进研究,同时指出,如何打造优质课程是研究的难点所在。

AAD6

徐赐成教授建议,应进一步界定标题概念,突出“课程建设”在课题成果中的地位,并提出课程整体框架的构想。他强调,研究成果需更加具象化,每个课题应聚焦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结合历史研究现状,思考如何弥补当前历史教学的不足。

7EA1

魏德才主任提醒课题题目要非常科学严谨,确保题目能够表达课题的核心内容。中小学课题研究要重视实践,实践研究可以检验理论,也可以完善理论。在语言表述上,他要求具体而严谨,对于涉及的概念需进一步厘清,并清晰界定研究的内涵与外延,切实做好课题资源的系统梳理。

9F7E

吴慧玲老师则就如何找准课题的具体抓手、体现学科特色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她建议课题组老师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学习先进的设计策略,以找到课题研究的突破口。

8BF2

最后,杨山坡老师代表所有课题组成员,向课题评议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他们精辟入理、恰到好处的点评,并对本次开题汇报会议进行了小结。

89B8

通过今日的开题活动,课题组老师们不仅深化了对课题本身的理解,更明确了未来的努力方向。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下,课题组成员将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以课题研究为驱动,推动教学实践的不断创新,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ABFA

A665

97D6

A85F

A577

撰稿:邱秀钿

初审:杨山坡

复审:魏德才

终审:吕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