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品质课堂,落实核心素养。为了创新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我校于10月18日开展了高中历史学科校级公开课展示活动。此次公开课由高二历史科组邱秀钿老师主讲,教学课题为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1课《长城内外是故乡——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我校高中部学术委员会部分成员、高中历史组教师及高中部全体新教师充分参与,深度开展评课,探讨教学高质量发展新途径。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中国古代的重要建筑—长城入手,邱秀钿老师以长城为线索设置情景,通过问题链层层推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推动中国古代长城史发展的原因;通过组织学生对“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你是主战还是主和”的讨论,和“以钱财换和平”可取或不可取的辩论两个学生活动,将课堂交给学生,由课堂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历代长城的修建状况与古代民族交往之间的关系,最后带领学生得出长城由有形变为无形,长城史的背后是民族关系的演变,民族关系变化的背后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与巩固。




授课结束之后,邱秀钿老师围绕本课教学理念、设计思路及教学反思进行了说课。我校学术委员兼高三数学备课组长吴友明、学术委员兼高中历史科组长杨山坡两位老师分别进行了点评,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魏德才进行了总结。吴老师从历史课标要求的核心素养展开,认为本节公开课突出了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的培养,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力;杨老师认为本课主题明确、主线清晰,通过情境创设,采用问题驱动。最后魏主任则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前期充分准备,课上做好引导,并对参与听课的新入职教师提出要求。

邱秀钿老师说课

学术委员兼高三数学备课组长吴友明老师评课

学术委员兼高中历史课组长杨山坡老师评课

教师发展中心魏德才主任总结
课堂改革稳步前进,教师创新如火如荼。借助学校“博雅品质课堂”平台,高中历史科组一直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打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推动教师自身成长的高品质历史课!
撰稿:曹锐锟
编辑:杨笛
初审:杨山坡
复审:魏德才
终审:蔡俊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