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提升美术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加强与专业院校的合作,共同促进人才高质量成长,助力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2023年10月13日,我校与广州美术学院教育学院“共建教研教学基地”活动顺利开展。
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广州美术学院教育学院赖荣幸副书记、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高中美术教研员黄旭穰老师、东莞外国语学校办公室黄志良副主任、美术科组长王柴慧老师、广州美术学院35名学生及东莞市王柴慧名师工作室部分成员。本次活动由我校美术教师詹敏琪老师主持。
课例展示
实习教师王欣执教课例《西方现代艺术——毕加索》一课,通过分析、探究、临摹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提出驱动问题:绘画可以什么都不像吗?如何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寻找答案。王欣老师以学生为中心,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活动,导与学过程环环相扣,既有预设,更有可贵的生成,充分展现了学生活跃思维和教师智慧。



实习教师李婉仪执教课例《鸟语花香》,以亚运会的开幕视频拉开了课堂序幕,强调中国传统绘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分类、用笔以及用墨方法。李老师为学生示范了琵琶的画法,强调在作画时保留用笔的痕迹来增添绘画性,并鼓励学生们大胆创作,在练习中积累经验。



课例点评
课后,两位老师就课堂表现、设计思路、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

王欣老师:“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收获颇多。尤其是备课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对高中学生学情不清楚,导致知识点太难。我深知自己与高中生的美术思维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通过和学生沟通,设置了很多教学活动,尝试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解决我在课堂中遇到的困难。”

李婉仪老师:“非常感谢东莞外国语学校美术科组的老师们对我这段时间以来的指导。其中刘嫄老师严谨的态度、对讲台的执着,深深影响了我。开始接到公开课的任务,内心是迷茫和紧张的,真实课堂和模拟课堂完全不一样,真实课堂中的教学过程较为灵活,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随后我校刘嫄教师和詹敏琪老师分别对两个课例进行评课议课,助推实习老师们更快、更稳地站好讲台。
刘嫄老师肯定了两位实习生在备课过程中的付出,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针对王欣老师的课例,在设问的环节,要提出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同时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和补充。同时,进一步优化临摹环节的设置。李婉仪老师的课例可以设置更多的学生活动,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示范环节,多熟练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让技术在课堂起到辅助作用。

詹敏琪老师就两节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1.首先要站稳讲台,才能上好一节完整的课;2.学会使用多媒体设备,做与时俱进的老师;3.上课时要有明确的指令;4.在作业的设置上,可以设置不同等级难度的课堂作业,让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得到训练。

活动小结

广州美术学院教育学院赖荣幸副书记对东莞外国语学校提供了珍贵的实习机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两位实习生的学习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他们勤奋好学的态度做出了充分的肯定。
最后王柴慧老师再次对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嘉宾和老师们表示热烈欢迎,认为此次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帮助实习老师们规范课堂教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美育的新篇章,那么每位教师都能有满满的收获!

此次我校与广州美术学院教育学院“共建教研教学基地”活动,一方面能够把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教育一线实践紧密相连,让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以致用,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教育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可以为我校以及王柴慧工作室学员带来美术教育新的视野与方法,在实践中锤炼师生美术素养,以美育人,进一步推动东莞美术教育的特色发展。

撰稿:中学美术科组
编辑:杨笛
初审:王柴慧
复审:黄志良
终审:蔡俊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