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2023年“莞邑良师”人才活动周启动,东莞同步公布第二批10名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名单。作为人才活动周的重要活动环节,10名培养对象受邀参与两期“我为什么当老师”大讨论。畅谈如何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与以往不同,特别节目不做宏大的铺陈,不讲高大的观点,结合领军人才的不同身份,聚焦教育教学细节,于细微处着手,在平凡处思考,观察一名教师在自己岗位上持久努力的伟大意义。
5月18日上午10点,围绕“大道至简,平凡细节里做出教育大文章”话题,5位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立足教育教学与管理的细节与校园里每天真切发生的小事,讲述在细小之处保持觉知和观察,在关注教育“小事”中关心学生成长“大事”,彰显育人智慧、赢得学生信任、收获孩子成长。
着眼细节直面问题,彰显育人智慧
1993年,东莞中学校长王健来到莞中工作,在这里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教育伙伴,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信仰,那就是把教育的关怀指向每一个孩子。去年8月,他重新回到曾经工作过11年的东莞中学,感受着百廿莞中生生不息的文化内涵,也和莞中有了新的故事。
2022年,东莞中学迎来120周年校庆,学校初中校区顺利启用,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新格局,立足长远发展,学校发布“东莞中学高质量发展1+1+8行动计划”,擘画发展大计。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治理水平,在王健的带领下,东莞中学把“校长面对面”做成学校的品牌活动。每单周三下午5:00-6:00,校长会在学校接待室接待学生来访。
沟通中,王健发现“校园流浪猫”的问题备受大家关注。学生们爱护小动物,家长们又担心流浪猫抓伤孩子,还有随处便溺带来的卫生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先是撰写了“爱,请换一种方式打开”的温馨指引,接着发布“领养启事”,针对未被领养的流浪猫采取“找人收养”的处理方式,将流浪猫送至新的“家园”。最后,“校园流浪猫”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在王健看来,这是学校管理中的“小事”,但也是学生成长中的“大事”。他表示,即使在莞中这样非常成熟、优秀的学校,校长和老师也需要从关注细节小事做起,用教育细节呵护孩子们成长的需要,累积学校的发展,成就教育的大事业。
东莞中学妥善解决“校园流浪猫”问题的方式,将学校、学生和社会三者有机结合,从公开信到社会参与,生动呈现了一整套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让学生真正学到方法和原则,也充分体现百年莞中开放办学的现代教育理念。关注教育的“小事”就是关心学生成长中的“大事”,也是做好经师人师守初心的关键遵循。
大道至简,平凡细节里做出教育大文章。在这里,着眼细节,就是直面问题,彰显育人智慧。
着眼细节倾注心血,赢得学生信任
2016年6月,长安镇中心小学开启了第一场“游考”——通过游戏的方式替代考试。这场在珠三角地区属于首创的活动引发了教育圈的小“地震”,活动当天学校微信公众号点击量达4万人次。
谈起引发这场改革的原因,学校校长钟晓宇的回答是:“因为孩子。”
在钟晓宇看来,一张试卷、一个分数并不能全面科学地评价一个学生一学期的收获,“当听见孩子哭诉‘妈妈,我想回幼儿园’后,我们希望把孩子们从作业和试卷堆中解放出来。”
为此,学校尝试改用阶段性的专项考核加综合性的“游戏化考试”来替代传统考试,彻底把孩子从试卷中解放出来,这种方式既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又有效转变了老师和家长的观念。
孩子的一句话,让钟晓宇有感而动,开启了学校的多项变革,并且更加坚定“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的教育信念。事实上,教育的大事,许多是由很小的起因切入的,做好育人大文章,就要去把握孩子成长中的小事情。
“记得在我任教并担任班主任的四年级班里,有个从镇里转学过来的男生,学习基础很薄弱,他父亲是个民营企业家,母亲是个朴实的家庭主妇,我能强烈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厚望。”东城虎英小学校长阮美好回忆,彼时她作为一名刚刚转教小学的中学老师,也在摸索着如何教好小学。关注到这位基础薄弱的转学生后,在师生家长共同努力下,孩子的学习进步很快,先后考上了心仪的中学、大学。
十多年后,再一次见到这位学生时,阮美好仍然能将他的名字脱口而出。感动之余,已经变成家长的学生还坚持将自己孩子放到阮美好所在的学校,而这只是因为信任。
身为东莞未来的领军人才,钟晓宇、阮美好在数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终保持着教育人的高敏感高觉知,第一时间精准捕捉到小问题的关键,并且去推解决,形成自己具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和成果,赢得更持久的信任与拥戴,这也是经师人师统一的生动写照。
大道至简,平凡细节里做出教育大文章。在这里,着眼细节,就是倾注心血,赢得学生信任。
着眼细节播撒爱心,收获孩子成长
“想要当好一名老师不容易,而要当好一名特殊教育的老师更加不容易。”东莞启智学校校长廖健华透露,面对特殊孩子,老师们除了要教会他们基本的知识和自理技能,还要悉心照料好他们的日常生活,帮助学生稳定情绪,克服行为障碍。
一次吃完晚餐后,廖健华和一群学生正在操场散步,突然他的后背被人重重地锤了两拳,扭头一看,一名六年级的女学生正怒气冲冲地望着他。询问后发现,打人的原因是她想爸爸妈妈了,又不能回家,心情不好就想打人。
事后,廖健华特别留心这个孩子的情况,与班主任一起上门家访,经常深入班级与她谈心交流,了解她的思想和学习,及时安抚和疏导她的负面情绪,通过讲社交故事、游戏活动来加深她对情绪行为的理解认知,帮助她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之后,这位学生发脾气和打架的行为明显地变少了,心情也变得更开朗、更有礼貌,愿意主动与人交往。
同样是在操场上,教育之爱再次闪耀光芒。一天黄昏,东华初级中学校长沈传标看到有个学生在操场孤独地行走,便走过去与他同行。
在得知该生是因成绩不佳而苦恼时,沈传标开导学生:“不要总是和学习能力比你强的同学比成绩,那样会让自己徒增压力,要坚持和自己的过去来比进步,这样会让自己找到动力、自信。如果你每天都在努力,并有所收获,那就是进步,就是优秀。”就这样边聊边走,慢慢地,学生解开了心中的困惑,笑着说:“谢谢校长!谢谢标哥!”
在沈传标的校长生涯中,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他坦言,很享受孩子们喊他一声“标哥”的幸福,因为那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托付。
教学生知识和技能,照顾好他们日常,更要帮助学生稳定情绪、克服行为障碍;走进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感受和倾听学生的诉说,最终收获学生信任。这些教育人的日常小事,也是他们在孜孜探索的教育生涯中,对经师人师统一的深刻理解和践行。
大道至简,平凡细节里做出教育大文章。在这里,着眼细节,就是播撒爱心,收获孩子成长。
如果说教育是一篇雄文,那每一个字符都要靠教师精心去书写。让我们跟随东莞新一批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的脚步,从细微处着眼,见微知著,明晰教育大道理的小逻辑;一起从简单处发力,进德修业,坚持育人先育己的恒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