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学科“品质课堂”建设项目研究,为“品质课堂”实验教研组搭建展示、交流平台,促其及时梳理、总结研究经验和成果,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促进我市高中英语教学方式转型升级,加强对高中英语新课程、新教材的研究,11月30日下午,市教育局教研室开展了东莞市高中英语“品质课堂实验教研组展示暨核心素养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专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东莞市高中英语教研员黄来成老师主持,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朱晓燕教授就《核心素养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反思与调整》开展专题讲座。作为东莞市首批高中英语学科“品质课堂实验教研组”成员之一,东莞外国语学校高三全体英语教师,高一、高二英语备课组长以及科组多位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线上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会议共四个议程:一、东莞市第一中学、东莞市常平中学科组长及新一批市学科带头人欧泽彬、熊德智、宋桂林、苏烨教师进行品质课堂建设经验分享;二、朱晓燕教授就备考计划进行指导,并开展主题讲座;三、参会教师与朱教授就课时设计、教学评价与个人成长方面进行积极提问交流。四、教研员黄来成老师进行总结发言。
会议伊始,东莞市第一中学欧泽彬老师以“推进校本教研、促进专业发展”为主题,分享了科组的特点,致力于打造品质课堂,推进双新建设。具体有以下几点:1. 科组集体教研制度落实(每两周科组活动,每周集体备课,定时定点定主讲人。);2. 多种专业发展途径(青蓝工程、卓越计划、公开课、教师基本功比赛等);3. 丰富的教研活动(如开放日、名师工作室、兄弟学校交流等)。

东莞市第一中学苏烨教师分享的主题为“我思故我在、我变故我在、我爱故我在”。苏老师用三个简短的故事讲述了自己工作以来的感悟:一节公开课孵化出的成果和反映出的问题;一次支教带来的积极心态:拥抱变化,迎接挑战;一首小诗幽默地表达对学生,教育事业的爱。

东莞市常平中学熊德智教师分享的主题是“六位一体抓内涵、潜心耕耘谋发展”,从“团队、教学、教研、文化、学生活动及个人担当”六个方面分享了带领科组前行的教研组管理经验。

东莞市昌平中学宋桂林教师以“思变+转变+善变=蜕变——我的正高级教师成长之路”为主题,从四个阶段介绍自己从教二十余年来的成长心路历程。宋老师认为“每位教师的差别并不大,就像百货公司里的香水,95%都是水,只有5%不同??烧?%是最关键的。香水的5%在于配方,教师的5%是思想”,宋老师的比喻既有趣又真实,引发大家思考。

朱晓燕教授充分肯定了四位发言教师的观点,并且以《“核心素养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反思与调整》为主题进行了专题讲座。朱晓燕教授首先对讲坐标题进行了解读,其次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给各位老师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性建议,指出教师应探索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落实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最后,朱教授还以人教版(2019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五单元为例,探究了单元主题以及单元大观念下的教学设计,探究了如何将新课标落实到实际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朱教授强调,在制定主要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时要关注主题和语境。

之后,参会教师就课时设计、教学评价与个人成长方面向朱教授进行积极提问交流。
最后,市教研员黄来成老师对此次专题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对参会教师提出三点希望:第一,希望通过朱教授以及各位老师分享的宝贵经验,各位老师能够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变化来调整自身;第二,希望各位老师能够积极参与省、市教研活动和比赛竞赛当中,通过各种比赛和教研活动检验自身所学;第三,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向榜样看齐,汲取和传递榜样的力量,创造更多精彩。

莞外高中部英语教师们都在认真听讲,做笔记

撰稿:刘宗瑛
审稿:魏德才、蔡德馨
编辑:张欣、杨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