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落实“双减”政策,探索更亲民、更现代、更趣味的游戏化方式让历史文化走近学生,满足学生探求知识、启迪智慧和陶冶情情的自我素质提升需求,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中历史科组充分利用2022年暑假时间与东莞市博物馆联合开展“馆校共建”活动。充分利用东莞市博物馆“大唐宝藏——法门寺地宫文物精粹特展”系列展览资源,原创出沉浸式历史文物剧本游《法门梦影》,引导学生走进东莞市博物馆,通过参观博物馆展览,进行探秘式观展、开启找寻“法门梦影”的大唐之旅。

“地宫一开,便是半个盛唐”,展览共展出陕西省宝鸡市法门寺地宫出土的60件(套)精美展品,其中包括了盛放舍利(影骨)的八重宝函的重要部分、鎏金银茶碾等29件国家一级文物。这次展览是一次空前的唐代宫廷国宝精粹展,也是“东莞品质文化之都·大美中华文明”系列特展重头戏。
学生参观展览现场






《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应积极开发利用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校内课程资源的必要补充,既包括物质资源,如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 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国家教育部与文物局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强文教结合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契合度,积极推动在历史教学中,增加博物馆学习环节,使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博物馆作为公众教育的重要机构,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东莞市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多层面结合、深度切入,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中历史科组根据东莞市博物馆提供的展览资源和青少年特点,结合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和学生素质培养要求,研发设计出互动性、参与性、体验性的文化活动或寓教于乐的游戏化特色暑期课程。莞外学子在剧本《法门梦影》创设的情境中,在参观法门寺地宫文物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完成了剧本设置的任务。
通过参观近在咫尺的珍贵文物,学生们穿越千年,邂逅大唐。从历史文物中身临其境地感受着大唐盛世雍容华贵的宫廷生活及其开放、活跃的社会氛围,深刻地感知了中华文化,厚植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魂。莞外历史科组将深化与东莞市博物馆的合作,研发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博物馆游戏化课程,有效衔接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需求。
学生参观感想:

802班蔡子英

809班 黄梓晴感想

801班 叶俊杰

801班易凯铭感想
今天,我参观东莞博物馆,诸多精美文物反映了大唐繁荣昌盛的景象,让我对大唐文化进一步加深了解。看见浙西道进奉的唐銮金双鸳团花大银盆,我一开始以为是用来煮火锅的,一听导游解释才知道这是用来给婴儿洗澡的,多么有趣!看到释迦牟尼佛使用的唐银真身银金花双轮十二环杖,我立即感受到了佛教的庄重与神圣!看到被誉为异域奇珍的伊斯兰琉璃器,我想到,大唐能与遥远的伊斯兰教国度坚持联系,保持开放,多么优秀!如此多的珍贵文物完整地保留至今,不禁让我心中生出真挚的钦佩!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凝聚着炎黄子孙的勤劳、智慧与优秀的精神。我们也要赓续先辈们的伟业,学好历史,为保护传承中国文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801班 易凯铭
约2500多年前,释迦牟尼佛涅槃,留下了珍贵的舍利。在释迦牟尼佛涅槃后200来年,阿育王为弘扬佛法,四处收集佛骨舍利,重新分成若干份送往全世界供奉,传说有19颗传入中国,其中一颗就在法门寺。唐高祖李渊建立地宫,后来的唐朝皇帝每隔三十年,必须进入地宫中“请”出佛骨。法门寺地宫仅三十平米,却囊括了半个盛唐文化。地宫发现的玻璃器,有鲜明的波斯风格,颜色绚丽,形状多变,花纹丰富且极具几何艺术美感。地宫一开,便是半个盛唐。
---802蔡子英
大唐宝藏展览上的文物花纹反映了唐朝的盛世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风气,体现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通过这些文物了解到唐朝与佛教的渊源和当时手工艺的发达。通过剧本情节与第一视角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与学习历史,在一步步寻找文物的同时我们也在了解这些文物的背景与制造工艺。印象更加深刻也能激起我们学习的兴趣,感受历史的魅力所在。非常感谢历史老师们的用心与付出,让我在这次展览中收获多多。
----803班 王韵晴
通过这次有趣的“大唐宝藏”展览活动,我了解到了很多唐代的历史和精美绝伦的唐代文物珍宝。从异国风韵的琉璃碗盏,到皇室御用的茶器香具都向我们展示了唐朝时期独特丰富的文化,反映了当时唐朝的风气,社会经济与农业发展。让我们体会到唐朝的繁荣,了解到它的独特文化!
----804班 黄静
通过这次参观,我收获除了知识,还有为人处世的道理,开拓了眼界,丰富了经验。博物馆里保存了千年的历史,也留下千年的底蕴,走进博物馆,回顾千年以前的历史并汲取教训,学习蕴含在历史尘烟中的道理,丰富内心,涵养品德,历史最大的魅力也体现在这里。
---- 805班 郭珈悦
“从地涌出多宝龛,照古腾金无与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从法门寺中带出了两千余件文物。这些珍奇异宝,让我们看到了唐朝的辉煌灿烂,也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
这次展出的文物中,有精巧的金银器,有晶莹的琉璃器,有来自异国的珍奇异宝,有失传千年的秘色瓷等等。其中,最让我感到新奇的,是一个香囊。唐盛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外表十分精美,并运用了镂空的工艺,使放入的香料燃烧后气味可以发散出来。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它的内部,中间放置香料的地方因为并不是直接放在上面的,所以无论怎样滚动都不会使灰撒出来。它巧妙地结合了科技与艺术,使向世人展示了大唐盛世的斑斓。
--- 806班 叶诺言
这次博物馆展览我看到了许多大唐的宝藏,看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鼎盛与繁华,看到了属于大唐的繁荣昌盛。一进到博物馆,我便见到了翩翩起舞的大唐舞者,身穿轻便又美丽的石榴裙,见到了一幅幅美丽的壁画,这是属于大唐的美妙。大唐用精湛的工艺技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科技水平,展示最棒的自己!
---807班翟芷林
博物馆是一个能直接感受历史和文明的地方,一件件文物在时间中留存,他们存在的本身,就是一段段静静流淌的故事。穿梭在博物馆内,就像不同的时空在漫游。博物馆隐藏着许多未知等待着我们发现,这是一次有意义探索之旅。我们在课堂上只能对着书本文字和图片学习,《法门梦影》带给我们一次新的体验,让我们学习大唐,感受大唐,更好的了解它的盛世与繁荣!
---808班 张奕如
帝国沉埋,亦难掩昔日辉煌,永远刻在文化记忆中的,是那个“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唐,是那个“香烟欲傍衮龙浮”的盛唐,令人神往。
地宫奉物凝载盛世,留下的是举世无双的文化珍宝。世事苍茫,但在无常中追寻永恒与绚烂的生命舒张,却保存在我们的文化记忆里,抵御着时间腐朽万物的力量。这是我们的文化尊严,我们的信念。
--- 809班 吴雨荷
撰稿:鲁丹丹、张宏杰、何洁宜、张 悦
审稿:梅淑萍、汪丽丽
编辑:杨 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