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神兽”们居家学习了将近四个月,家中“驯兽师”们也使出了浑身解数,随时切换父母、老师、朋友、“敌人”等多重身份,大眼瞪小眼的日子里,有苦恼、有欢笑、有失落、也有感动。如何做到相看两不厌,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陪伴大于说教,尊重强于施压,培养生活爱好,学会倾听孩子心声,正面引导走向自律,才能培育出内心有温度,外在有风度,三观端正的好孩子。莞外的快乐教育和全面育人理念已经渗透到莞外学子的家庭教育当中,成长之路漫漫,教育之路绵长,下面就让我们来揭开成功居家培育的神秘面纱。
妙招一:尊重孩子,培养生活热情
我和小神兽的故事
803班 朱子涵爸爸
可怕的疫情让孩子们只能居家线上学习,三个多月的超级寒假,我们辗转了四川攀枝花—广东兴宁—东莞沙田,但不管在何处,疫情让我们有了更多的自律,也增进了我们的亲情。
疫情初期,1月18日我们回到了攀枝花子涵外婆家,当时我对疫情可说基本没有去了解,只是当成一般的新闻,倒是子涵在经常关注。后来在她的一再提醒之下,我才知道了疫情越来越严重。1月26日汕头公布要封城的消息也是子涵第一时间告诉我的,之后她就跟我商量要不要改签机票,最终我们把原定29日回广东的机票改签到了27日。27日当天我们一家三口经历12个小时终于顺利回到了广东兴宁老家,紧张了一天的心情也终于平静下来。
回到老家,按惯例我的最基本生活就是到处串门喝茶聊天,但这个功能键在回家的路上就已经给子涵按了暂停:“老朱,我可警告你啊,回到家,不准你到处去串门,给我好好呆在家,喝茶,家里有;聊天,陪着爷爷奶奶聊。”
就这样,正式宅家的日子开始了。子涵仍然每天关注着疫情的发展,也有更多的时间陪着疼爱她的爷爷奶奶,当然,当发现我溜出家门的时候,肯定少不了她的一顿白眼和“训斥”,哈哈,没办法,谁让我没听小棉袄的话呢!
随着疫情的发展,开学时间眼看将推迟,2月初,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号召。随即,803班各科老师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对“停课不停学”为孩子们做出了具体的指导和要求。
线上学习,我们和所有家长一样,担心电子产品,特别是手机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也许是女孩子的原因吧,我们对子涵首先排除了对游戏的担心,我们结合学校的课程表和子涵做了约定,希望她能自觉、自律。家长总不能无时无刻地陪在孩子的身边盯着她,更何况青春期的孩子,“盯”只会造成孩子的反感。此时,一张一弛,也许行之更为有效。我们把盯改成善意的提醒,甚至有时会跟她说“学习那么久了,休息下吧,看题看累了,就看看新闻或跟同学聊聊天交流交流吐槽吐槽。”我首先不把手机当回事,用我的行动来淡化孩子对手机的渴望,让孩子觉得手机只是暂时线上学习的一种工具而已。
每天早晨8点半前,子涵已经开始了当天的学习,直到中午12点半,除了课间十分钟的休息外,基本上都是足不出户地在房间里认真学习;午饭后,大约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她会看看电视;下午两点半前又进入学习状态,直到下午六点左右;晚饭后,一般情况下她会阅读自己喜欢的小说或杂志,有时候我们也会共享美好的亲子阅读时光。子涵的生活很有节律,晚上十点半会上床睡觉,偶尔关灯后她还会高歌几句,不能说余音绕梁,但对于父母来说这也是孩子在表达一天快乐学习任务结束后的天籁之音!
在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子涵有时也会有所抱怨,每当这个时候,我一般都不会去干涉她,就让她抱怨吧,让她适当地发泄一下也是好事。但事后,等她心平气和了我会跟她了解情况,有时聊着聊着她都会觉得有些抱怨很可笑。初二孩子,正是青春期,叛逆期,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当然也就会让我们家长与孩子之间产生一些分歧甚至小矛盾。此时,孩子最不喜欢的就是“我告诉”“你应该”“你不能”家长们此类的言语。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不激动,不教条,冷处理,等大家都冷静下来后,以聊天式进行。我经常把子涵当大人,很多大事都跟她商量,就如前面说到的机票改签。孩子的成长要有仪式感,而最重要的莫过于对孩子的尊重,对孩子的尊重,无形中也是教孩子要尊重别人。
子涵一天的学习,当然也得有我这称职的后勤部长做后盾,听“老朱,续茶!”立马,一杯热茶就续上了;“爸爸,什么时候可以吃饭啊,我饿了。”话音刚落,厨房开始了锅碗瓢盆的交响;“爸,明天我想吃……”第二天一大早,老朱就已跟随大妈们的脚步走在市场的康庄大道上。
从小到大,子涵的生活起居我们都是比较放手让她去学习和实践的。尤其在学做饭方面,美食涵所欲也,下厨亦涵所求也。正巧班主任叶老师布置了每周一菜的居家劳动任务,正是美女小厨师大显身手、“技压四座”的好时机。台湾卤肉饭、生煎包、四川凉皮、普宁豆干、星洲炒粉……无师自通,色香味俱全。看着女儿拥有“一技之长”,在厨房里勤快专注的模样,老父亲深感欣慰。
超级寒假,在忧国忧民之际,居家线上学习也有所喜。子涵对手机的使用有了更多的自觉与自律,线上学习成绩也得到了各科老师的表扬与肯定。我们3班在班主任叶老师的悉心引导下,家长和孩子都成了时事专家。每天早上7点叶老师都会发布新闻语音播报,晚上都会有中英知识小tips。这也给我们亲子之间制造了很多学习和探讨的机会。在这种思政教育渗透到生活日常的过程中,子涵有感而发,写出了两篇比较高水准的文章。经过叶老师的审稿及指导修订,子涵的《枪响》在参加南方日报和东莞教育局举办的征文比赛中分别获得优秀奖和三等奖;《致广大一线医务人员的一封信》也被叶老师推荐投稿到《广东第二课堂》,目前正在评选当中。
疫情无情,人有情。线上学习,在孩子们得到知识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好习惯的养成。好习惯成就好人生,我们不苛求孩子要多么拔尖突出,只希望你能竭尽全力,在生活的长河中奋力奔腾,做一个有温度、有品德、有思想、有理想的人!




妙招二:正面引导,民主倾听
我和小神兽的故事
803班 杨紫淳妈妈
花含苞,树吐芽,万物复苏,一切看似那么美好。确实不提学习,岁月静好,母慈子孝,提起学习,血压升高,鸡飞狗跳。因为疫情,学校推迟了开学时间,孩子们居家学习,家长与孩子亲子相处的时间大幅增加,家长除了提供吃喝,最头疼的就是管孩子学习了。
话说居家学习的孩子也分不同类型。比如自觉主动学习型,这类学生居家学习几乎不用家长及老师操心,家长在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就行了。不过,这常常是“别人家”的孩子。家长对这类学生不需要做什么,默默支持就行了,这也是家长以前辛苦付出赢得的结果。关键时刻省心省力。很遗憾,我家神兽不是这一款。
凭我对我家孩子的了解,她应该属于外在依赖型。总的来说应该也算是好学生,但是由于学习的自律性不强,一旦脱离了外在的监管,学习起来效果大打折扣。我只能变身虎妈,对她实行强监管了。
三月份居家学习刚开始的时候,我和孩子约法三章:第一、在学习的时候,门不能关,家长有权随时随地进来查看学习动态。第二、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根据老师制定的学习安排表进行学习,按时完成作业,每天合理作息。督促、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是家长的权利和责任。第三、完成所有作业后,家长根据当天学习表现,酌情给予一定时间放松,可以接触电子产品,鉴于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强,电子产品的密码只能由家长掌握。
整个三月份孩子的表现看似还不错,我和孩子共同加入了班级的QQ群、微信群、班级小管家,我和孩子每天都能及时收到各科老师对孩子作业的反馈,每周一次的班会课孩子还能得到叶老师的表扬,班级小管家里经常也有老师们正向的评价和鼓励。我家孩子貌似适应并习惯这样的学习状态,没有出现让老母亲撕开和善面纱,露出穷凶极恶的狰狞面容。其实老师和家长们也都知道学习是辛苦的,维持良好的学习状态,需要不断地鞭策、鼓励,不断地刺激孩子保持学习的兴趣和状态。在家里的每天,我们利用吃饭和晚上休闲的时间,跟她聊新闻、聊身边的社会现象,聊她喜欢的话题,潜移默化地渗透和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孩子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搞好学习,学习是辛苦,却是实现自己理想,成就自我的最好的一条路。每个周末,我和孩子爸把会带她出去游山玩水,呼吸新鲜空气,请她吃她喜欢吃的东西,玩她想玩的活动作为奖励。
作为家长,随时随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教育的敏感性,善于从蛛丝马迹的痕迹中捕捉到孩子的细微变化,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四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我发现孩子的作业完成效率变得低下,从早到晚坐在电脑面前,桌上摆着各科教材或是作业。但好几科老师在班级小管家里却给我发了催交作业的通知,那问题出在哪里呢?趁着孩子不在电脑面前的间隙,我查看了孩子的电子设备,原来她在用QQ与以前的同学聊游戏,聊网络小说,我一气之下把她加入的所有游戏群、小说群都删除了,孩子知道后生气极了,之后几天不理我,故意跟我对着干。事后我也反思了自己,没有经过她的同意,也没有与她商量,删除了她的游戏群、小说群,作为家长确实没有尊重她,这个事情做得有些草率鲁莽,当时换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处理可能会更好些。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我先让孩子爸爸跟孩子好好谈谈,然后求助班主任叶老师。关键时候,老师跟家长才是一条心啊,叶老师打来电话,跟孩子聊了好一会,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又循循善诱地给孩子讲道理,直击孩子的心理,孩子的气没有那么大了。在是非面前,我们家里一直都是民主的,我耐心听完孩子的真实想法和内心感受之后,郑重地跟孩子道了歉,我应该尊重她作为一个小大人的隐私,不应该这么简单粗暴地处理。与此同时,我也旗帜鲜明地表明我的立场,学习时间一定要认真学习,不可以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请你尊重自己,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尊重父母对你的信任。
看着孩子学习的样子,虽然时常操心,偶尔崩溃,但总觉得孩子努力的道路上,应有家长的参与与陪伴,所以我的付出不能缺席。唯愿孩子身体健康、未来的路步步高升!





班主任寄语: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正处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爸爸妈妈更多的尊重和理解,陪伴和耐心。重智育也更要重德育,重生理也要重心理,重外显也要重内省,重教还要会教。两位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是非常睿智和重教会教的家长,正是这种正确的家庭教育、和谐的家庭氛围,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他律走向自律的好孩子。叶老师衷心希望,在家校携手,共育英才的理念下,所有的同学都能学会感恩,做有温度、有品德、有思想、有理想的人!
——803班班主任叶丹丹

撰稿:朱子涵爸爸、杨紫淳妈妈
审稿:梅淑萍、叶丹丹
编辑:陈钰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