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外国语学校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
一、爱国守法
1. 认真学习、宣传落实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2.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价值观,热爱祖国,报效人民,维护国家的统一,捍卫民族的尊严。
3.学习和宣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将正确的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
5.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秩序,恪守社会公德。认真学习、领会并严格遵守《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各项教育法律法规,依法执教,不得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6.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为学校的全面创新与发展出谋划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7. 不巧立名目收取学生费用、向学生和家长索要财物、进行有偿家教、利用职务谋取私利。
二、爱岗敬业
8.树立献身教育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职业理想,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
9.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站在未来社会发展和为学生终生服务的高度,为学生的生存与发展奠基。
10.认真分析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按素质教育和岗位职责要求,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不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11.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
12.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13.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多给学生精神上的鼓励。严禁侮辱、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有伤害学生人格及心理的言行。
14.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严而有度,要符合学生实际;严而有格,即要有正确的标准;严而有恒,要始终一贯,不作反复,坚持到底;严而有方,要有科学灵活的方法作保证。
15.生建立互相信任互相沟通的桥梁,老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16.教师应突破旧的思维方法,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与风格,以改进自己的工作。
17.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时,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宽松、民主的环境,营造创新氛围,允许他们挑战权威。
18.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对新观点的提出要加以鼓励,还要进行探索方法上的指导。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19.用正确的评价方式来引导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体现在学生试卷上的分数上,要多方面来评价,比如良好的人际关系,吃苦耐劳的精神,自信、敏锐的观察力等。
四、教书育人
20.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21.加大力度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让学生乐学、善学,能学以致用。
22.教师要敢于承认和面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性,从思想观念上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有区别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并且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他们提出相应的要求和制定相适应的发展目标。
23.组织教育活动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主体,以实现每个学生潜力挖掘的最大化。
五、为人师表
24.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25.模范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做学生的表率。
26. 言行举止文明、规范,符合教师职业要求,不佩戴或穿着有损教师形象的首饰或奇装异服,不浓妆艳抹。
27.不在课堂上吸烟、使用手机或其它通讯工具。
28.具有求真务实、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
29.有科研课题并承担教研任务,开发校本课程,不以任何手段抄袭、剽窃和侵占他人劳动成果,不弄虚作假
30.正确处理教师之间的关系,关心、尊重同事,树立团结协作意识,禁止攻击、诽谤、造谣等有损团结的不良行为。
31.顾全大局,主动为学校排忧解难,工作服从分配。
32.尊重、平等对待每一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育质量。
六、终身学习
33.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自觉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努力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积极参加业务进修,不断充电,以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适者生存的发展潮流。
34.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主动承担教科研的专题研究任务,主动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自身的知名度。
35.坚持岗位练兵,自我磨练,虚心求教,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工作效率。
36.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新世纪的教师必须道德高尚,知识渊博,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终身学习和创新教育能力。终身学习是一种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要求,把终身学习看作是教师的一种社会责任,一种人自身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