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300元3小时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

东莞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教导处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0-08-20来源: 作者: 点击数:

东莞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教导处工作总结

 

本学年以来,我校教职工继续发扬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工作精神,秉承“博雅(Learned)、格致(explorative)、思辨(speculative)、勤勉(diligent)”的八字校训,践行“育人为本、改革创新、全面发展、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全方位营造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勤奋拼搏、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积极推进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打造鲜活高效课堂、探索教学信息化手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现将一个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升管理成效

1.落实校本教研制度,注重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

包括:科组负责人教研例会、科组常规教研、集体备课等活动,推动规范化学案编制、无人监考统一测试等工作。学校注重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订购了“学科网”、“中国知网”、“金太阳云平台”等教学资源平台,丰富我校教学资源。组织评学评教活动,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是否关心和严格要求学生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满意度逐年提高。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学校逐步落实《东莞外国语学校晚自习管理条例》,从一开始的强硬执行,落级行政和学科老师的巡班监督,经过莞外全体同事的努力,现已形成了“入室即静、入班即学”良好学风。在培养了学生的专注力的基础上,莞外还精心组织了校内学科竞赛活动。结合文化节和科技节开展了语文阅读大赛、英语阅读和口语大赛、数学能力竞赛等学科竞赛活动,创造一个宽广的舞台,让学生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并在这个过程中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从而享受学习。

二、以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升“鲜活高效课堂”教学效果

作为一所新学校,需要凝聚共识,让全体教师拥有共同的教学理念,实现高效课堂。建校之初,我校根据外国语学校特点以及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动态,经学校骨干教师讨论,提出了“鲜活高效的智慧课堂”理念。

鲜活”指向教学方法和手段,即教师教学使用的方法是鲜活的,引用的例子是鲜活的;“鲜活”指向教学语言,即教师的教学语言是生动活泼的,而不是枯燥乏味的;“鲜活”还指向教学内容,即教师重组教学资源之后,教给学生的教学内容是新颖而紧扣时代的、紧密联系生活的,而不是陈旧呆板的。

高效”指向教学目标,即一节课的教学是高效的而不是低效的;高效也指向教学方法,即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高效而事半功倍的。

智慧课堂”根据东莞“慧教育”理念提出,鼓励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充分运用互联网教育等新技术、新方法,打造智慧课堂,逐步实现智慧教学和智慧学习。

鲜活高效的智慧课堂”理念就是教师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以鲜活的教学方式与鲜活的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口动、手动、脑动、心动、情动,通过课堂上灵活运用接受式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思维灵动起来,使课堂效果达到高效。

理念提出后,我校通过组织“格致师苑”讲座、教育教学论坛、阅读分享会、教学心得分享会、科组研讨会、公开课磨课和观课,以及派教师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让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使鲜活高效的智慧课堂这一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从而实现课堂创新。

学校按照“基础扎实,多元拓展”的原则进行课程规划,构建以国家课程为主体,校本特色课程和活动课程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的人”和全面发展的“未来公民”。

1.完善校本特色课程建设

本着“开好国家核心课程和丰富特色校本课程相结合”的原则,按学习领域整体规划,以本校教师专业特长为基础,同时引进社会教育资源,开发了一系列特色校本课程。自办学到现在,我们致力于让校本课程更加丰富,更精彩纷呈,现今莞外的校本课程有四大类:

(1)必修类:中学阶段每位学生必须选修一门第二外语。开设具有外语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探索多语种发展。除英语外,还有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韩语等语种。

(2)活动类:每位学生每学年必选1-2门,倡导中学生会一门乐器、擅长一项体育活动。如音乐类的合唱与指挥、吉他演奏等选修课,体育类的网球、高尔夫技法等选修课。初中阶段开设形体课、舞蹈课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怀、审美能力和健康体魄。

(3)科学及人文类:科学类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如电子控制技术、数码摄影、化学与生活、健康与生活等课程;人文类主要包括哲学、经济、语言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如粤语文化选修课(包括粤语歌谣吟唱、粤语演讲比赛等)、旅游与文化、演讲与口才等。每位学生每学年从中至少选修一门。

(4)研学旅行课程:研学旅行将“学”与“游”融合一体,通过借助自然事物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内在的求知欲,让学生们带着任务去研学,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加强学生道德素养的养成、创新精神的培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多个方面的教育,通过让学生自主地运用已知去探求未知的过程,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如今,莞外从小学到高中已经开发了200多门特色鲜明、学科融合的校本课程,例如法、日、韩、西班牙四门小语种外语课程、英语演讲、英语荣誉课程、英语角、英语戏剧、托福英语、美国历史、英美文学、西方文明史等英语特色课程、国际理解教育、国学、阅读、教育戏剧、演讲与口才、硬笔字、软笔书法、打击乐和高尔夫、创客、木工设计、国际象棋、健康与幸福、形体与健康和艺、体、美活动课程,都深受学生喜爱。校本发展的发展,不仅让教师的专业特长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更让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发展,学生在其中慢慢去探索自己,从而找到人生的舞台。

2.优化外语优势课程

外语教学作为我校主要优势,学校从课程设置、教师聘任、教材使用、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强化。在国家课程的学习上,按照“基于词块、重视听说、加强阅读、整合资源、学用合一”的原则进行各学段教学。把词块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各年级全部实施全英教学,加强英语听说训练。小学借助于绘本和《典范英语》等扩大阅读,中学借助于《21世纪英文报》和名著或名著简写本等加强阅读。

各学段把英语语言能力作为核心素养来培养,聘请了10位优秀外教担任口语课和部分选修课,课内课外学用合一,通过英语选修课(英语戏剧表演、听歌学英语、英语电影与文化、托福英语等)、课前3分钟演讲等,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另外,学校大力营造良好的英语环境。英语角、双语升旗仪式、双语校运会、双语宣传栏、双语电子屏等,让英语日常化;每年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报刊阅读大赛、英语配音大赛、英语朗读大赛;英语歌曲比赛;接待外国来访师生团,这些多姿多彩的实践活动“润物细无声”地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学校还将积极探索双语教学,开发出更多适合学生的双语课程。

3.进一步提升鲜活高效课堂效果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建校之初,我校根据外国语学校特点以及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动态,经学校骨干教师讨论,提出了“鲜活高效的智慧课堂”理念。莞外教师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以鲜活的教学方式与鲜活的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口动、手动、脑动、心动、情动,通过课堂上灵活运用接受式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让莞外的课堂气氛思维灵动起来,使课堂效果达到高效。

每年我校都举办面向全市的教学开放日活动,中学部与小学部所有课堂与大课间均对外开放。全市九十多所中小学的领导、教师及市教研室教研员共700余人莅临我校参与了听课及交流活动。这很好的展示了我校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规范严谨又不乏鲜活创造力的课堂教学,赢得听课来宾的认可和好评。不仅如此,各学科组还组织了各级各类公开课,老师们听、评课基本呈现常态化。各级公开课的开展既发挥了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也加快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强化队伍建设,打造学习型、智慧型的教师团队

学校坚持“以师德、师资立校,以质量、特色强校”的方针,为教师彰显教学个性搭建平台,培养学习型、智慧型教师。

(一)借力专家引领,助推教师培训

每年暑假开学前都会用5天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培训。从全国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我校进行专项培训,其中,既有面向全体教师的集中培训,也有面向新入职教师的专项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此外,我校还积极安排教师参加省、市各级教师培训,每年有上百人次参加了包括国培项目在内的市级以上的各类骨干教师培训。学校多次组织管理人员、骨干教师赴国内外考察学习和交流,分批次组织老师到省市内外学校听课学习、考察交流等。同时,学校还组织了如“格致师苑”讲座、德育工作总结交流会、青年教师座谈会等校本培训,青年教师们阶段性的成长分享都让我们印象深刻。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化学、历史、物理、科学等多个学科在我校组织了省、市教育教学研讨与成果推介活动。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平台活动,一方面对阶段工作进行了总结,另一方面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推行全方位评价,焕发专业风采

为了提高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教导处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让学生给每位任课教师打分(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教师是否关心学生、教师是否严格要求学生等四方面),将调查数据及学生意见书面反馈给每一位教师,然后利用教师大会总结表扬,并在此基础上评选年度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在教师节上进行表彰,值得一提的是,调查成绩稳步提升,学生对老师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越来越欣赏和敬佩。

(三)追求卓越,培养、发展博雅品质师资

莞外培养了一批理念先进、学识渊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我校现有专任教师297人,其中高级教师48名,中学一级教师83名,省特级教师2名,正高级2名,省名校长、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市名师(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6名,市学科带头人32名,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95名。一年来,我校教师共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教育教学竞赛共150多项奖项;立项省市级课题10多项;教师发表或获奖论文20多篇,教科研硕果累累;2019年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我校共有8位教师获市一等奖,并代表东莞市参加省决赛,其中3人获得省决赛一等奖。

四、全校师生齐努力,教育教学见成效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在全体教职工的团结努力下得到了快速高效的发展,教育教学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发展正从优秀走向卓越。建立了科学、丰富的校本课程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各层次教育教学名师,为高校及东莞各重点中学输送了优秀学生,学校发展得到了社会各届广泛认可和好评。学校教育理念体系也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育人思想体系。确立了以“立人”为核心的办学思想体系,从“人”的角度对学校的教育工作做出了全面的提炼和总结。今后继续以工作室为依托,矢志不渝地致力于办一所有追求、有品味、高品质、具有中心示范辐射功能的现代化学校。

经全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莞外在教育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2019年莞外中考总平均分694.2分,居全市前茅。2019年莞外高考优分投档线上线率47%,本科率99.6%,远远超过市教育局下达的指标。学校建校时间短,共参加了三届高考,这三年来共有几十位学生被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和美国伊利偌伊大学香槟分校、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录取。

2. 高一招生录取分数线逐年提升:2015年录取分数线654分,2016年录取分数线660分,2017年录取分数线672分,2018年取分数线682分,2019年取分数线699分,随着学校声誉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优质生源报考莞外。

3. 经过一年的品牌教育建设实践,社会人士、家长对莞外学生的印象是阳光、自信、有礼貌;热情、博学、品质高。对莞外教师的印象是儒雅、耐心、气质好;专业、敬业、水平高;对莞外的印象是校园处处充满温暖、活力、和谐,学校影响力正日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