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1年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于8月11-13日在广东科学中心顺利举行。我校罗佩欣同学和曾昱凯同学代表东莞队中小学生组参赛,与来自广州、深圳、中山等地市的共53名优秀中小学生同台竞技,最终分别以全省第一名(91.52分)和第三名(91.48分)的成绩,双双成为本届大赛中小学生组进入总决赛的十佳优秀科普讲解员。

本次大赛的主题为:“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选手在自主命题讲解中紧扣建党100周年科技发展热点及成果。
罗佩欣同学讲解的主题是《百年征程波澜壮阔,水稻科技勇攀高峰》。佩欣同学在讲解中,首先回顾了杂交水稻的发展史,接着从“什么是三系配套法”、“什么是雄性不育株”、“三系法的操作方法”三个方面,讲解了杂交水稻的科技密码。作为重要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2021年5月去世的袁隆平爷爷改进的三系配套法功不可没。因此,佩欣同学总结说:“国士无双,虽然袁隆平爷爷离开了我们,但他带来的水稻科技创新成果依旧造福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作为当代青少年,应不忘科技兴国,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中国!”佩欣同学最终凭借个人大方自信的讲解风范、条理清晰的讲解内容、重点突出的PPT和形象生动的水稻模具,赢得现场评委的一致好评。

曾昱凯同学讲解的主题是《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天问一号”背后的秘密》。昱凯同学以2021年5月成功着陆火星的“天问一号”为讲解对象,重点讲解“天问一号”闯过的地狱级“三关”,包括环绕、着陆和巡视。昱凯同学凭借自身高超的PPT制作技术,在讲解中自然穿插“天问一号”的登陆视频,配合清晰的讲解思路和笃定大气的讲解风范,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天问一号”的“硬核”科技,很好地呈现了中国航天科技攻坚克难的实力。昱凯同学总结说到:“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中国从重启火星计划到登陆火星,短短5年时间久走完了美国60多年的火星探测之路,其关键在于党的领导。征途漫漫,我们应牢记使命,让自强进而强国的脚步驰而不息!因为:少年强,则国强;因为: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我校取得的优异成绩,是团队奋战一个月的成果。7月11日,在梅淑萍主任的带领下,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在微信上成立了“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后援团”,对我校两位代表东莞参赛的同学从敲定主题、修改讲稿、制作PPT、参赛视频录制、模拟讲解等进行全程指导。比如,昱凯同学的讲解稿修改了9遍,张华老师和赵浩波老师均详细给予修订意见;佩欣同学的讲解稿修改了5遍,生物罗彩珍老师对杂交水稻三系法的讲解给予了专业指导意见,赵浩波老师在讲解内容框架搭建及主题总结方面跟佩欣同学反复打磨;又比如,佩欣同学和昱凯同学回校录制参赛视频时,张华老师全程跟踪拍摄。同时,黄慕娜、陈文慧、张宏杰、张悦、莫小军、阚显鹏等老师也主动伸出援手,对讲解内容给予了指导意见。在校外,市科技馆组织了为期两天的培训,对我校两位参赛选手的仪容仪表、普通话等进行深入指导并多次模拟大赛实操讲解,为我校两位参赛学子搭建了广阔的提升平台。





我校取得的优异成绩,是莞外长期以来重视科普教育的成果。莞外已经举办了三届校级的科普讲解大赛,累计有数百名学生提交科普讲解参赛视频,有数十名学生被授予学校“十佳科普小使者”称号,中学部非毕业班学生累计数千人次均现场观摩了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常态化举办科技节和邀请专家进校开设科普讲座,营造了良好的科普教育氛围。佩欣同学和昱凯同学,就是在往届校内科普讲解大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

(东莞外国语学校第三届科普讲解大赛高年级组金奖获得者——曾昱凯)

(东莞外国语学校第三届科普讲解大赛低年级组银奖获得者——罗佩欣)
下来,我校将继续弘扬科学理念、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充分发挥科技育人功能,深入开展我校第四届科普讲解大赛,继续弘扬莞外优良的科普讲解教育传统。
撰稿:赵浩波
审稿:梅淑萍
编辑:陈钰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