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大江大河孕育了鲜活的生命与灿烂的文明。东江是东莞的母亲河,孕育了两岸的东莞人民,见证了东莞的发展和蜕变。在东莞这方土地上生活、成长的东莞外国语学校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饮水思源,溯东江而上,一起来探索东莞母亲河的历史底蕴。

研学前的先导课上,老师和孩子们一起了解祖国大江大河文化、东江母亲河文化,以及水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节约用水。

启动仪式上陈彩虹副校长为各个班级授旗
金鳌塔影 莞邑乡情
古时女娲补天,断了金鳌脚用来支撑天地,金鳌从此守护着东江……孩子们专注地聆听着金鳌与东江的传奇故事,神秘有趣的历史故事激发了孩子们对东莞历史文化浓厚的兴趣。

“岭南人才最盛之处……在今世,则皆以为无踰东莞者。”在当地人眼里,文运兴盛似乎冥冥之间和兴建金鳌洲塔有着微妙的联系。孩子们抬头注视着金鳌洲塔,古代与现代的对话在此交错。
“文官和武官的区别在哪里?”服饰不同、表情不同、颜色不同……孩子们的答案不尽相同。“最大的不同是手上拿的东西是不同的,文官手持的是笏,武官手持的是剑。”丰富的石雕向孩子们展示了古代东莞的墓葬文化。

步入博物馆,丰富的馆藏文物和文献史料向孩子们讲述了金鳌洲塔的故事,从金鳌史话、金鳌造福、金鳌水运三个方面再现了金鳌洲塔四百余年的文明历史。

饮水思源 魅力东江
一方水土养活了一方人,东江作为东莞的母亲河,她见证了东莞城市的发展和蜕变。同学们瞩目远眺,看江水滔滔,观水波绵绵。孩子们了解了东江与其他东莞水系的关联,认识了水资源依不同季节变化的规律。


东江作为东莞的母亲河,东江水是如何变成家家户户清澈的自来水的?孩子们在东江边,亲自取东江水,共同动手解密。
当试剂滴入不同类型的水中,水的颜色魔法般变成了蓝色、绿色、红色,孩子们惊叹不已。通过实验,孩子们认识了不同的水酸碱度的差异,知道了东江水是适合饮用的弱碱性水。孩子们更深层次地了解了东江水何以孕育了东莞一方水土。



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把东江水倒入滤纸,东江水经过滤纸过滤,滤纸上留下些许杂物及泥沙,清澈的水滴向瓶中。简单的滤水装置,向我们初步展示了江水处理成自来水的过程。解密了东江的奥秘,孩子们兴奋地互相分享着自己的发现。

蓝色星球需要我们共同去维护,孩子们在东江边踊跃地抢答每一类垃圾所属的分类。在学习与纠正中,孩子们逐渐对生活中遇到的垃圾如何分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学们也将把垃圾分类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齐心协力 同窗情谊
地球的水资源不仅珍贵,而且分布不均,为了优化水资源配置,我们国家有了声势浩大的南水北调工程。东江边,孩子们也开始一场浩浩荡荡的“调水工程”。

一场水资源的调运,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有提供水源的,有过程中支撑起水源舒畅流过的通道的,有在旁出谋划策、加油鼓劲的。孩子们互相协助、互相支持,高效且情绪高涨地完成调水任务。


在金鳌江塔下,孩子们写下对自己、家人、同学、社会美好的祝愿,关爱家人、关爱同学、关爱学校、关爱社会,提升责任感。

古塔、金鳌、江水,数百年来见证着东莞历史的沧海桑田。金鳌塔下,孩子们重温东莞水乡文化,激发文化自豪感;亲近东莞母亲河东江,懂得珍惜水资源;学习垃圾分类,身体力行保护东江;齐心协力运送东江水,关注环保,关爱集体。

保护水资源,保护东江是一场持久而有意义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齐心协力,贡献每一份微小却重大的力量。
撰稿:王玉卓
审稿:谭 萍、黄安梅、周 颖
编辑:陈钰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