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飞逝,骊歌又起。使命在肩,奋斗有我!2020年7月12日上午,东莞外国语学校在体育馆隆重举行了2020届高三毕业典礼。300多名毕业生带着入校时的拳拳初心和即将开启人生新征程的光荣使命相聚于莞外。我校全体行政领导和高三老师给“后浪”们送上最真挚的不舍和祝福,和他们一起与高中岁月作最后的挥别,共同迎接下一个扬帆起航、乘风破浪的“高光时刻”。

一、暖场视频



夜深人静,仰望苍穹,看那星河灿烂,月光阑珊,我们梦想着终有一日能道“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渴望着自己终有一日能挥洒“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豪情。
三年来,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聆听过莞外恩师循循善诱的教诲。在青春这片沃土上挥洒了自己的泪水和汗水。看着一张一张闪现的图片,才发现,三年将逝,我们的高中生涯也将告一段落,但这三年,我们都曾开怀大笑,我们都曾奋力拼搏,我们都曾苦中作乐,我们的青春,不遗憾了!
二、升国旗奏国歌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毕业典礼拉开了序幕。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永恒的主题。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涌起自豪感、责任感。2020届学子即将走出莞外,但莞外根植于他们心中的民族根基,国际视野的爱国精神将永远伴随。
三、感恩. 学生代表发言


高三(6)班的石景毓同学作主题为“情深似海恩难舍,携爱再启新征程”的毕业演讲。
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刻,石景毓同学代表全体毕业生,敞开心扉,对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诉说心底的眷念。她真诚地感谢父母,学校,老师,同学,饭堂阿姨,宿管老师们……感谢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默默付出。虽“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但“有情不管别离久,情在相逢终有期”,我们始终会再见的!最后他祝愿同学们在崭新的人生旅途里继续披荆斩棘,“去生活,去犯错,去跌倒,去胜利”,一起收获更多的成功与美好。
四、师生诗歌朗诵



正是因为感情的深厚才让离别那么地沉甸甸。此时此刻,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高三一年多的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师生间结下的深情厚谊,千万句不舍化作一首诗歌,送给即将离别的母校与朋友。
五、家长代表发言

高三毕业生家长代表叶淑文女士作了“点赞莞外,点赞未来”的主题分享。
叶淑文女士代表全体高三学生家长对学校和老师们的付出和耕耘表示由衷的感谢,感谢莞外给予学生独特的情怀教育和混龄教育,让莞外少年慢慢成长为具有民族根基、国际视野、多元融合、创新有为的未来公民。叶女士也在此给即将踏上新的征程的孩子们送上最美好的祝愿,期望同学们学会做自己的主人,成为自律并能终身学习的人;选择专业时,做好梦想与职业规划;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结良师益友,做有意义的事;最后,学会减压,关注心理健康,让自己心灵向着阳光生长。
六、教师赠言







除了家长,我们不能忘记还有一群可爱的人,他们既有为人师表的可敬,也有和蔼可亲的陪伴。最后一次的相聚,每位老师依然有很多的叮咛和嘱托想跟朝夕相处了三年的孩子们说,任时光老去,我的心里有属于你的地方,记得常回母校看看。在这个离别的日子里,请让我们给老师们送上芬芳美丽的鲜花,跟他们说一声:“谢谢!老师,您辛苦了!”
七、校长发言


毕业,多么扣人心弦的词汇,俯仰之间就已近在眼前。接下来是尹效登校长发言并宣布毕业。他代表学校祝贺2020届高三学子圆满完成学业,并向辛勤培育同学们的家长和老师们表达真挚的感谢。作为莞外的校长,面对即将远行的毕业生,尹校有三点期待和大家一起共勉:第一,希望同学们能珍惜青春年华,多读经典,做一个“爱阅读”的人。第二,希望同学们能把握时代机遇,不畏困难,做一个“有梦想”的人。第三,希望同学们能勇于承担,关心社会,做一个“有温度”的人。最后,尹校长热情地说每年都会说的话:莞外永远是你们的家,欢迎你们常来看看!
八、尹校颁发毕业证书


当每一张毕业证交到同学们手里的时候,这不仅是一张纸,也是莞外对我们辛勤培育的证明,承载了莞外对我们明天的期待。当年玉兰飘香,同学们走进莞外,如今凤凰花开,你们又将离开。回首三年,尹校长的教诲春风化雨般温暖每一位莞外学子的心。同学们庄重地接过校长手中的毕业证,郑重地对他说了声,谢谢!毕业证的厚重有如同学们对母校的情谊,希望你们不辜负这份殷切鼓励,谨记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铭记母校,继续为母校增添光彩!
九、歌曲演唱《送别》&《红日》




友谊地久天长,友谊绽放光芒。我经历你的点点滴滴,你了解我的喜怒哀乐。学海无涯,我们不仅收获了一颗用知识武装的大脑,不仅获得了更加成熟的性格,更收获了一群与我们共患难的挚友,愿同学情是我们一首唱不完的歌!












2020届的莞外毕业生们
再见啦
未来可期,各自顶峰再见
跃入人海,各有风雨灿烂
一定都要站在你们所热爱的世界里
尽力而为 闪闪发光
请保持那份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
但愿他日重逢,耿耿此心依旧
莞外会牢牢记住你可爱的笑脸
老师们会珍惜你给的每一分思念
愿下一次相见
我们都能鲜活又明亮
撰稿:陈 凤
审稿:张 欣
编辑:陈钰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