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派发“利是”是中国的传统习俗,有大吉大利、好运连连之意。为了让这份好运和福气延续下去,同时宣传绿色环保理念,我校团委、学生志愿者指导中心在本学期3月1日-6月1日期间开展了“辞旧迎新”送祝福系列活动。为正在奋力备战中考和高考的学子们送上别具一格的“莞外红”,祝愿他们旗开得胜,金榜题名。
一、准备阶段:封封有爱,环保传情
3月初,“封封有爱”利是封回收倡议一出就得到全校师生热烈的响应。校团委在师生餐厅开展“封封有爱,有你在”的利是封回收环保大行动。


在学生志愿者指导中心何换兰老师、少先队大队部莫晓敏老师组织下,学生志愿者们在师生餐厅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回收行动,同时在中学部设置了固定的回收点,共计收集了18897个二次红包。


现场,小学部的孩子们一边有序地排队,一边手忙脚乱地检查手上叠成一堆的红包里是否“还有馅”,看他们用两只灵巧的小手指撑开利是封,单着眼仔细往里瞄,一个个环保小卫士模样甚是可爱。

随后,学生志愿者们将收集的利是封有序进行整理分类,并用橡皮筋捆绑起来。

收集来的利是封将被制作成“百家福”及创意灯笼,让红火的好运得以延续。


二、制作阶段:传承文化,承载祝福
4月-5月,校团委联合美术科组在美育管开展利是封手工制作系列活动。
1.“百福图”是中国民间传统寓意字样,由多种不同的福字组成。“福”是诸事皆吉的总称,如富贵寿考等统称为“福”,人们用以祈盼万福降临。
学生们在党员志愿者刘媛老师、何换兰老师的指导下,将千姿百态的“福”字,携着学子们的美好祝愿用心剪裁。


历经漫长时间的一裁一剪,一帖一粘的手艺活后,诞生了我们莞外别具匠心的“百家福”。


灯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元素之一,寓意光明、活力和圆满,象徵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
学生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利是封后,用订书机等工具跟着詹敏琪老师一步一步认真地制作出一个个精明别致的小灯笼。


金榜题名的黎明到来之前,希望利是灯笼能照亮温暖学子内心无崖的学海。

书法是以文房四宝为工具抒发情感的一门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由高二(7)班学生志愿者李睿妍作为非毕业班代表助力中高考,她用手中的毛笔挥毫寄情,一气呵成,完成莞外独一无二的“金榜题名”。

“金榜题名”不但承载着莞外每一个师生对初三、高三学生最真诚的祝福,还寄托莘莘学子最美好的愿望。

三、开展阶段:青春祝福,助力中高考
5月27日、6月1日,何换兰老师带领16名学生志愿者进行助力中高考“巡回”祝福活动。
非毕业班学生代表高二(6)班胡子邦、高二(7)班陆文晴向高三年级送祝福:这是我们为师兄师姐送祝福准备的两份礼物。第一份是“金榜题名”,这幅书法的作者来自高二(7)班的李睿妍同学。金榜题名这四个字简单又铿锵有力,非常明确的表达出我们对高三年级学长学姐的祝愿与祝福。希望学长学姐能够马到功成、金榜题名,希望一直以来在我们心中都像”神话”一样厉害的高三年级能够再创佳绩。

第二份是“百家福”,福字来源于本学期校团委、学生志愿者指导中心开展“回收利是封”活动,从小学、初中、高中回收而来的利是封,通过老师、同学们的手工制作,汇聚成这一大福,可谓是福气满满。我们希望学长学姐能够有取得佳绩的福气,能够享受到考取理想大学的幸福,这也代表着我们最真挚的祝福。

最后,我们代表所有非毕业班的同学祝愿高三学长学姐们能够“十载艰辛磨一剑,题名金榜露锋芒”。

非毕业班学生代表高一(4)班徐文豪、高一(5)张文柯向初三年级送祝福:这是我们为师弟师妹送祝福准备的两份礼物。这幅书法作品来自于高二(7)班一位十分热爱书法的李睿妍同学,所书“金榜题名”希望大家能在即将到来的6月份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此外,还有一幅寓意深长的“百家福”,这巨大的百家福的“福字”是由不同样式的大大小小的福拼接而成。在本学期的回收利是封活动中,来自不同学部的同学以及他们的家人们,都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祝福,而这“百家福”的制作过程更显用心,踊跃自愿报名的同学认真地将利是封的福字完整的保留下来加工成这份作品,耗时时间长,工作量巨大。

这次活动发扬了莞外学子热心服务与踏实勤恳的良好精神风貌!我相信,有了这份来自四面八方的祝福与沉甸甸的期盼,大家定能不负众望,登科及第,金榜题名!

我们将诚挚的心意和祝福寄予在飘红的灯笼和百家福里,愿莞外中考、高考佳绩红似火,祝愿考生们他日得遂凌云志,鲲鹏扶摇万里上。
圆梦莞外,金榜题名!

附1:筹备阶段:封封有爱回收大行动学生志愿者名单

附2:制作阶段(一):“百家福”手工diy环节的学生志愿者名单

附3:制作阶段(二):创意灯笼diy环节的学生志愿者名单

附4:开展阶段:给毕业班送祝福的学生志愿者代表名单

撰稿:何换兰、陈 凤
审稿:张 欣
编辑:杨 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