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我的孩子——读《奶蜜盐》有感
东莞外国语小学304班 王紫伊妈妈
阿德勒说:“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的确,我的童年就是浸润在父母的温暖与呵护下的,如今我能想到关于童年的一切美好回忆,都离不开父母的悉心养育。我的父母在别人眼里也许是普通的、平凡的,但在我心中,他们朴实、善良、勤劳、坚强,无人可取代。他们指引我找到人生的方向,让我在迷茫时不忘初心,在困难时依然坚持,取得成绩时懂得敬畏!他们就是我生命的一道光,照耀我前行的路!
我的父亲从小家境优越,母亲在父亲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与他结为连理。母亲读的书不多,但勤俭持家。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每次放学回到家,家里都被妈妈收拾得整整齐齐,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却很温馨。
由于父亲人到中年才有了我,因此我一不小心成了父亲的掌上明珠。父亲因为从小受到私塾的教育,所以古文功底较为深厚。即便后来“阴差阳错”读了医药专业,但在后来的人生履历中,依然是与文字打交道。可以说,因为文字,因为性格,既让他受到痛苦的磨难,也历炼了他人生的与众不同。
在我小时候,让我最温暖的画面,无疑就是在夏天的夜晚,满天的星空下,听着青蛙的鸣叫,爸爸躺在籐椅上,而我和弟弟坐在两旁,听爸爸讲故事,讲地理、历史、天文知识,还有名人掌故。经常爸爸喝着茶,我和弟弟则一边吃着西瓜,一边数着天上的星星,感觉特别幸福!
小时候,我们家的书也是比邻居家要多得多,爸爸每次出差,都会给我们买些书回来,例如《365夜故事》、《格林童话》、《西游记》、《聊斋志异》、还有各类连环画等,让小伙伴们很羡慕。我和弟弟放假的时候,也许因为玩具也很少,最大的乐趣就是着迷于各类故事书。每每闻着墨香,看着这些童话,为小红帽会不会被大灰狼吃掉而担心害怕;为故事里的狐鬼神蛇而心跳加速;为灰姑娘最终嫁给了白马王子而开心雀跃;也对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向往不已!
转眼时光飞逝,我也早已跨过青葱岁月,成为一名妻子,一位8岁孩子的妈妈。我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妈妈?能否成为孩子眼中受欢迎的妈妈?我不断地学习、实践、摸索。
非常有幸,在孩子二年级即将放暑假期间,我参与了莞外“家校共读”活动,我们家长与指导老师一起研读《奶蜜盐》这本书。每天一段篇章,每天一个打卡。在阅读中,细细感悟我们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书中的每一个文字,无不让我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爱,就像一盏明灯,照亮孩子的心。父母的格局有多大,就能带领孩子走多远!
一、用恰到好处的爱,为孩子的童年涂上温暖的底色。
爱首先是陪伴,我们的童年有多么幸福,我们的内心就有多么充盈!
研究依恋的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在0-6岁时期与父母建立良好依恋关系的孩子,社交比未曾建立良好依恋的同龄儿童更为活跃、受到同伴的欢迎和追随;也更富有同情心,表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们中国的家庭结构里面,有三类群体是庞大的。
一类是留守孩子(官方数据是:6000万),他们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和父母在一起,而是由老人将他们抚养长大。先不用谈如何教育,就连最起码的生命安全,特别女性儿童的安全成为一种隐患;
另一类是隐形留守孩子 ,这类家庭,可能是在父母身边,也许还会有老人帮忙抚养。但是他们或爸爸或父母双方长期忙于工作,根本无暇或无精力去照顾自己的孩子;
第三类是忙碌的爸爸+焦虑的妈妈,爸爸的精力永远在工作,爸爸和妈妈由于育儿理念不同,经常发生争执,甚至最终以离婚收场,而最大地受伤者永远是无辜的孩子!
今年7月,年仅9岁的小女孩子欣,被两个意欲轻生的租客带走了小小的生命,让我们痛心。孩子爸爸和妈妈离婚,孩子留给爸爸。他们的家境并不算差,还有自己的小洋楼,但爸爸却借着打工的名义离开孩子。而将孩子留给老人。老人家说,“只要谁对小姑娘好些,小姑娘就粘着谁。”是啊,因为子小子欣太缺爱了。
紫伊的爸爸由于工作关系,在怀着紫伊五个月大的时候,他就去了异地工作,当时并没有将异地当作是多大的一件事,后来有了孩子,才发现这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每天与孩子的朝夕相处和每周或每月见一次面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此小小的紫伊在两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坐上了飞机。之前一直担心会不会影响耳膜,后面发现孩子非常乖,每每上飞机都是睡得好香。避免了飞机起飞降落的不适感。
四岁的时候,爸爸因为工作原因,仍然没有回到东莞。我便下定决心裸辞,于是孩子有了第二个幼儿园,在当地一家国际幼儿园里,我能感受到孩子的焦虑,刚开始每次送她去幼儿园,她都是大哭。时间稍长些,慢慢和小朋友玩熟了,就好多了。由于是裸辞,我没有上班。后来需要到另外一家公司做顾问。孩子也依然带在身边,尽管紫伊在那段时间经常缺课,但是至少保证孩子是有人照顾的,内心是安全的。
记得《奇葩说》曾经有这过这么一段经典台词:“电视剧可以重来,孩子的童年却不可以重来。”我也常常用这句话告诉自己,学会用爱为孩子的童年涂上温暖的底色!
二、孩子的教育一半在学校,一半在家庭。
写下这个标题,可能有部分家长会不认同。但如果试想,一节课45分钟,平均下来给到班级同学,也可能仅有一分钟左右的时间给每一个孩子。如果孩子真的是在家里不管不教,而将孩子全权委托给学校,学校又怎么可能担负起如此重任?
一个孩子最初始的教育一定是家庭。如果孩子在家庭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只是一味地交给学校,认为学校是保险箱,显然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我的一位朋友,她是两位孩子的宝妈,全职8年。但她将两位孩子培养得非常优秀。她每天将两个孩子的时间安排得充实有意思。有运动部分:篮球、网球;有学习部分:国学、英文;有兴趣部分:画画、书法等。而这位宝妈更是数年如一日地每天写日记、瑜伽。即便是两个孩子的妈,也能随便“一字马”。孩子学英文她也开始学英文。这两年,她一边带娃,一边做课程代理。事业、学习、旅游、带娃全不耽误,而他们家的孩子就是别人眼中的孩子。孩子为什么会优秀?理由很简单,因为妈妈优秀!
紫伊的理想是长大以后,当一名英文老师。我记得有一次在幼儿园的时候,他们的外教老师,排了一场英文舞台剧《白雪公主》,要求紫伊扮演白雪公主中的王后,王后是所有角色中台词最多的。当我拿着两页的台词稿纸,我有些担心紫伊能不能将台词记住。于是,我们每天晚上睡前都是记台词。例如,她读白雪公主的部分,我读其他角色。有时也会纠正她的部分发音,一个角色的台词,我们不厌其烦地演练,孩子也非常认真。到最后上台的那天,孩子穿着漂亮地公主裙,将霸气的王后演得惟妙惟肖。让我和先生都不禁惊叹!原来孩子的天赋是可以被深入挖掘的。
还有一次是读二年级的时候,老师安排紫伊在莞外秀台做英文小主持。紫伊开始表现得不是很自信,担心会怯场。后来在老师及我们不断地鼓励下,一遍遍地在家演练台词、拿捏表情。最后孩子还是勇敢地完成了这项任务。虽然仅是短短一两分钟的台词,但孩子又一次战胜了自己。让我由衷的高兴。功夫不负有心人,也许这在外人看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知道,这其中的过程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记得在二年级下期,学校举行《晨读馨语》背诵比赛。由于爸爸平时不在家,端午节期间,小朋友与爸爸各种疯玩,将学习早就抛到脑后了。后来比赛结果出来了,紫伊没有获得背诵小达人的奖项,这让她有些遗憾。我对孩子说,“如果你真的尽力了,也许这真的是一件遗憾的事,但你并没有尽力,所以结果就是必然!”紫伊也许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意思,但我想如果从这件事情中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也许对她而言也是一种成长。
三、为孩子建立“生命第一”的观念。
在《奶蜜盐》这本书的第177页中写道,“
首先,要尽可能早地告诉孩子生命的可贵。而且,根本不存在一个没有痛苦的死后世界。
第二,就是要告诉孩子,遭遇危险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生命都是第一重要的。
第三,父母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及时化解孩子的负面情绪,防患于未然。
最近看到越来越多的新闻,孩子自杀或伤害别人的年龄段越来越小。2012年4月,一个12岁的男孩杀害了3个亲人。而他曾经也是三好学生。在短短12岁的年华里,他并没有享受一个普通孩子可以得到的爱,而是集中了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的所有问题。加上父母离异后又各自结婚生子的复杂关系。
这些孩子出身时,他们和大多数孩子一样,资质并不差,也很聪明,但是他们的成长环境却让人纠心。孩子一天天演变成最后的结果,难道不应该引起家长的警醒吗?
2019年4月,轰动全国的上海高二男生跳桥事件!让人非常惋惜。一个孩子究竟遭遇了什么?让他想都不想,直接跳入江中!父母与孩子,谁之过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花季的少年没有了,一个家庭也彻底毁了!
在匈牙利电影《何以为家》中,一个12岁的小男生,他在监狱控告他的父母,光生不养,没有资格成为父母!是的,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我们温柔以待!
我常常会告诉紫伊,“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就算有时爸爸妈妈责备你,爸爸妈妈也一定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所以不管你遇到开心快乐的,或者伤心难过的事都可以与爸爸妈妈分享!爸爸妈妈都会无条件支持你!”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曾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是的,真正的教育,从来没有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润泽的过程!
愿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