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300元3小时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

梦回红楼,浸润书香——东莞外国语学校高一年级成功举办读书分享活动

发布日期:2019-04-24来源: 作者: 点击数: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世界读书节。在这春风落影、春暖花开的季节里,2019年4月17日下午,东莞外国语学校读书节系列活动之“梦回红楼,浸润书香”高一年级读书分享会于学校阶梯二室顺利举行。学校刘守君副校长等行政领导、初高中语文老师、高一级级长和班主任、高一年级全体同学共350多人参加了活动。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的文化意味深厚悠远,令人迷醉。高一年级的十位优秀学生代表从诗词、判词、隐喻、美食、服饰等十个角度探索了经典著作的魅力。他们或诙谐,或庄重,舌灿莲花,各具风采。

 

image001.jpg

主持人神采奕奕

 

image003.jpg

高一(7)班谢天谕同学从美食角度解读经典。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在《红楼梦》中体现尤为突出。“红楼饮食”的细节描写,为贾府的“盛”添了几分“彩”,同时也为贾府的“衰”做了“加速剂”。做工精妙绝伦的“茄鲞”,体现“富人一席酒,穷人半年粮”社会现状的螃蟹宴,以及见证贾府兴衰的“人参”……无不值得人们去探讨、深思。

 

image005.jpg

高一(6)班李智轩同学从一面叫做风月宝鉴的镜子出发,阐发书中隐喻——很多人物就像一面镜子的正反两面,相互对映。李智轩同学攫取了书中两个经典人物——薛宝钗和林黛玉,透过她们的性格和为人处世方法的大不同来阐释“风月宝鉴”这一隐喻。宝钗情商很高但却泯灭个性,黛玉孤僻,但却追求真性情。李智轩同学娓娓道来,让我们了解了曹雪芹先生打破传统的人物描写模式,并看到了书中人物的复杂性。

 

image007.jpg

来自高一(3)班的杨明哲同学发现了《红楼梦》中蕴涵着许多有趣的谐音,像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元迎探惜(原应叹息)等等,它们或暗示了人物的命运,或揭露了剧情的走向。杨明哲同学用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从“贾史王薛”到“旧时王谢”谐音的推导,进而呼吁大家去发现更多书中隐藏的谐音乐趣。

 

image009.jpg

来自高一(4)班陈炜琪同学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被薛宝钗的高情商所折服。在分享的过程中,她围绕宝钗的高情商,从“自我修养”、“孝”、“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展开了详细介绍。最后陈炜琪同学结合高情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总结出高情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性。

 

image011.jpg

众所周知,《红楼梦》一书中最重要的一回便是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了,在这一回中我们透过宝玉的眼睛看到了书中很多女子的结局。来自高一(1)班的李然同学根据这一回中暗示人物命运的判词,给我们讲解了这些判词背后隐藏的人物命运走向。通过李然同学分析讲解,我们得以从中窥探到作者对人物的态度,以及在安排她们的命运和小说全部情节发展上的完整艺术构思,在原稿后半部分已散失的情况下,李然同学认为对判词的研究特别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image013.jpg

高一(5)班李冰燚同学对《红楼梦》中的服饰文化尤其感兴趣,她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书中的很多角色都有与之性格地位相符的服饰描写。她从书中最典型的王熙凤、贾宝玉两个人物入手,给我们分析了《红楼梦》中服饰与人物性格、地位等的潜在联系。

 

image015.jpg

宝黛之间的爱情故事贯穿了整部《红楼梦》,他们两人是前生的情缘,今世的纠缠,却终因有缘无份而阴阳相隔。高一(1)班余健懿同学透过贾宝玉和林黛玉二人的情感与境遇,让我们看到了千百年前的少年人的倩影,看到了整个贾府乃至四大家族的兴衰,看到了封建宗法下的人情世故。最后余健懿同学也从宝黛两人最终劳燕分飞的结局出发分析了宝黛悲剧的根本原因,让在场的同学对于“青春期的爱情”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image017.jpg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曹雪芹为什么要写《红楼梦》?高一(2)班苏睿潼同学分析道,对青春的追忆就是他写作红楼梦的一大原因。许多人都说《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原型就是曹雪芹,的确,透过苏睿潼同学的分享,我们看到了他们俩人之间的许多共同点,比如不爱读书、不知珍惜富贵以及多情,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则象征着曹雪芹重振家业的梦想。透过苏睿潼同学的分享,我们了解到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原因,一是对青春的追忆,二是对自我的审视和反思。但他创作的《红楼梦》是小说而不是自传,不能把《红楼梦》作为曹雪芹的自传看待。

 

image019.jpg

高一(8)班李双煦华同学从《红楼梦》中的二三趣事出发,细读红楼,品人间百态。李双同学分享道,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而作者并没有去刻意雕琢褒贬十足的人物形象。现实中每个人都是多面的,很多时候所谓的“恶人”做了坏事,也不需一味地批评,更需要的是追根溯源,对这件事进行研究和反思。

 

image021.jpg

在《红楼梦》一书中,诗词尤为引人注目。我们从元宵灯谜,宝玉大观园题咏,海棠诗社,香菱学诗中都可略窥一二。高一(2)班林佳璐同学认为,主角们爱诗,是因为他们以作诗为乐,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诗意的氛围里,更是因为他们对学习作诗有着十足的热爱与坚持不懈的信念,也正是这样,成就了他们的满腹才情,成就了充满诗意的《红楼梦》。

 

image023.jpg

同学们兴致勃勃,现场气氛热烈

 

image025.jpg

评委刘璐老师进行精彩点评

 

image027.jpg

刘守君副校长对活动进行总结发言

 

image029.jpg

刘守君副校长为获奖同学颁奖

 

image031.jpg

经过激烈的角逐和评委们的公正评选,评出了一二三等奖

 

走过慢时光,“味”人生百态;与经典同行,“绘”人生底色。青春的光彩在举手投足间绽放,思想的光芒在漫漫学习道路上沉淀。通过这次的名著阅读分享活动,同学们凭借自身独特的领悟,分享了这个斑斓的书中世界,让我们领略了书中容易被忽略的别样风采。“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是一部每次阅读都能给读者带来新的感动和惊喜的著作,反反复复的体味,也就有反反复复的惊奇。“梦回红楼,浸润书香”,愿我们以书为友,细细品读,让《红楼梦》这样的经典著作以及许许多多的传统著作长久地润泽我们的心灵、开拓我们的文化视野。

 

撰稿:关小茶、洪  俏

审核:付嘉豪

编辑:陈钰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