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300元3小时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

初中主题班会 | “双新”课堂·莞外表达——2024年教学开放日之初中主题班会公开课

发布日期:2024-11-28来源: 作者: 点击数:


2024年11月14日,东莞外国语学校开展“‘双新’课堂·莞外表达”初中部2024教学开放日活动,献礼莞外建校十周年。除学科公开课外,我校初中部专门开设了三节主题班会公开课。公开课由王莹雪、肖任之、梁雅雯三位老师执教,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副校长、广东省名班主任郑利雄老师亲临授课现场点评。

王莹雪老师主题班会公开课

公开课当天,初一年级王莹雪老师以一系列轻松有趣的小游戏作为开场,在“爆炸的泡泡”这一环节让学生们“感受边界”,引出人际“气泡”理论,向同学们解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舒适区。第二环节“表达泡泡”,通过对三个不同人际边界层次事例的分享,帮助同学更加清晰认识到人际边界的三个层次。接下来,学生们以小组讨论并分享的形式完成“我的人际‘泡泡’”展示单,在了解自己的人际边界的同时,看到周围其他人的人际边界,认识到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际边界。整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生们积极参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也学会了倾听、理解与尊重,更深刻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值得被尊重的个人空间。

肖任之老师主题班会公开课

初二阶段是自我意识逐步成型的关键时期,学生们常因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而遭遇沟通障碍与误解,这对他们的人际和谐构成了挑战。初二年级肖任之老师以此作为班会开展依据,紧密贴合班级实际,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撕纸小游戏作为引子,迅速激发了学生们对沟通重要性的直观认识。紧接着,在肖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深入探索了沟通的艺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包括生动的案例分析、引人入胜的情景剧观赏、角色互换体验及小组合作探究,亲身感受并克服了沟通中的各种难关,最终提炼出“认真倾听”、“相互理解”与“适当表达”三大沟通法宝。此次班会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汲取之旅,更是一次触及心灵深处的成长契机。

梁雅雯老师主题班会公开课

初三年级梁雅雯老师别出心裁,致敬建校十周年。主题班会课以“十年校庆”为背景,通过知识竞答、成长回顾、诗意献礼及梦想启航四个环节,全面展示了学校十年来的发展变化与师生风采。知识竞答环节加深了师生对学校历史与文化的了解;成长回顾则通过学生们的分享,展现了班级与个人的成长历程;诗意献礼环节鼓励学生以诗歌形式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梦想启航部分则激励初三学生勇敢追梦,为梦想全力以赴。整节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营造浓厚的校庆氛围,激发学生的爱校情怀与追梦动力。

BF7A

各个学校的教育专家与听课教师齐聚一堂

公开课结束后,来自各个学校的教育专家与听课教师齐聚一堂,在初一级长蔡芝芝老师的主持下,班会课点评活动正式开始。

AFF3

听课老师们作现场点评

听课老师们分别对三位老师的表现作出高度评价。首先,听课老师认为王莹雪老师通过“人际气泡”这一隐喻,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人际交往中的边界问题,三个活动环节逻辑紧密,既新颖又富有教育意义。此外,听课老师也提出,在小组讨论的问题上,可以引导学生紧紧围绕三个不同的人际边界展开,问题更聚焦、更有针对性。

B263

点评现场气氛热烈

点评老师认为肖任之老师的班会课设计符合初二年级的学情,课上所提到的问题与当下学生所处的情况一致。此外,点评老师建议,可以把班会课上的精美的板书设计张贴在课室背后的宣传栏上,作为班级文化展示,方便学生重温知识点并学以致用。

AED6

资深老师们作现场点评

听课老师们指出,梁雅雯老师的班会课“老师有魅力,学生有才华”,令人沉浸其中。梁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观察学校、体验学校、感受学校,课堂聚焦,能让学生对母校有更明晰的感受。点评老师认为,学生在班会课上写信,寄给未来的自己这一环节很有仪式感;学生现场钢琴伴奏,体现了莞外学子的高素养。

点评老师建议,适当地把教师本人和师兄师姐在莞外的成长经历展示出来,可以令课程内容更丰富,也可从“我为学校建言献策”这一方面进行拓展,提高学生主人翁的意识。

B0F7

郑利雄老师作深入点评

郑利雄老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和精准到位的指导,总结了三大亮点:第一,形式新颖,体验性强,洋溢青春气息;第二,关注学生真正的成长需要,具有深刻价值;第三,班主任的风格形象好,深受学生喜爱。

CF24

郑利雄老师点评

同时,郑校围绕“班会课怎么穿透孩子们心灵的迷雾”这一问题展开分享,他指出,好的班会课首先一定要有明确的主题,要有让孩子们印象深刻的两三个金句。其次,老师们需要有打造系列化课程的意识。再次,班会课的环节要符合“知情意行”,在设计课程时要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尝试让学生当主持人,也可以跟学生分享自己当年的故事,丰富互动形式,加强情感教育的深度。郑校还特别指出,要注意将课堂所学延伸至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形成持续的正面影响,生成班级文化,巩固班会课效果。

D25D

现场专家和老师合影留念

本次活动通过现场听课,相互探讨的方式,与教育同行一起交流课堂教学的先进经验,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课堂目标之“新”,课堂方式之“新”,课程内容之“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东莞外国语学校持续推进课程融合发展,拓宽教师教学的思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整合:陈文芝

初审:汪 媛

复审:付嘉豪

终审:吕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