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9日下午,黄昕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暨第一次研修活动在东莞外国语学校举行。东莞教育局教研室体育与健康教研员冯伟华老师、东莞市体育与健康正高级教师骆云主任、东莞市望牛墩中学体育科组全体老师以及我校马晓芳副主任和莞外体育课组全体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会议由工作室成员胡旭洋老师主持
一、学生处马晓芳副主任致欢迎辞

马晓芳副主任高度评价了体育科组在学校的体育教学、学生常规性体育训练,体育节等相关工作所做出的巨大的贡献,对黄昕名师工作室的成立表达了最真挚的祝福,并对学校体育教育科研工作寄于厚望。
二、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体育与健康教研员冯伟华老师致词

冯伟华老师对黄昕名师工作室的成立表达了最热烈的祝贺,并对将来的教学开展做出以下指导意见:
1.在疫情期间,做好安全防控的前提下,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增强学生免疫力。
2.重视分组教学,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交流探讨的空间,根据上课的内容和环境以教学方阵进行小组列队,给予学生更多交流探讨的空间。
3.在体育训练和体育课程中,让学生学会通过运动释放压力,提升学生心理抗压能力。
4.体育要实现教育的功能,与德、智、体、美、劳相结合。
5.不断巩固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做好示范作用。
三、工作室指导专家骆云老师致词。为工作室未来的发展与定位校准了方向

接着,工作室指导专家骆云老师为工作室未来的发展与定位校准了方向:
1.从团队建设方面:构建一套严谨有序的工作制度,让每个工作室成员上好学科课程,写好每一篇论文,共同构筑一个高效、和谐、进取的团队,并期望在三年内获得到工作室培育成果。
2.从心得方面:在工作中勇于承担,在团队中提升自己的实力,在长期的工作中不倦怠,时刻保持体育教师这份工作的职业素养。
3.从行动方面:积极承担各种公开课,过滤互联网碎片化信息,多看书本上的系统学科知识,勤写论文多发表,多做一些关乎本专业的课题。
4.从教师评价方面:体育名师引领示范,以师德表现、专业水平、科研能力、教学业绩为基本导向,全面提升工作室成员的综合能力。
最后,骆云老师对工作室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要发挥名师的教学示范和辐射作用,要团结一批本学科的精英和骨干,形成独有的教学风格,对本地区乃至全市范围内的学科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
四、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黄昕老师致词

黄昕老师真诚感谢了各位领导专家对于工作室工作的支持与肯定,并对工作室的工作思路和职能定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遵循国家各级教育部门的文件精神,将“专业引领、互学共进、共同发展”作为工作室的指导理念。
2.结合新时代教师发展的新形式、新要求,充分发挥工作室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开启学科引领的“辐射源”,建立结对帮扶的“加油站”,开辟青年教师成长的“示范园”,使工作室成为教学示范的窗口、科研兴教的引擎、教学改革的前沿、骨干培养的基地”。
3.提出了工作室厚积薄发,分三步走的计划方针:一、初创阶段:立足于体育课程教学主阵地,认真钻研教材、教法,确定工作室未来的研究主题和方向。二、提升阶段:积极请进来走出去,通过校内外交流和参加各类教学比赛,开拓视野。三、实践阶段:打造一支体育骨干教师团队,涌现出一批理论水平较高,教学业务精,创新能力强的成员,成为所在地区的有一定影响的指导团队和知名教师。
4.颁布工作室的相关规章制度,对工作室具体的人员分工和工作计划进行了统筹安排。
五、学员代表苏志明老师发言

苏志明老师表达了在今后的研修中,将不断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深入思考,提高教学能力;勇于创新,探究体育教育的新领域;挥洒汗水的同时融汇智慧。
六、东莞外国语学校体育科组组长邓永良老师发言

邓科长再次强调当今的体育老师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在个人职业规划上做出相关的指引工作。作为年轻一代的教师,邓科长希望全体学员要勇于攀登新高峰、敢于承担新重任、善于挑战新任务。根据自身的特点,打造个人品牌和团队品牌,要求真务实,立足于当下,做好每一件事!
七、篮球技能交流

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篮球教学技能的交流并合影留念,我们希望两个兄弟学校之间可以继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东莞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冯伟华老师在活动尾声寄言:希望通过“黄昕体育与健康名师工作室”的成立,进一步强化名师引领与辐射作用,形成教师发展共同体,积极探索深入推进体育课程改革行之有效的策略,带动体育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发展与壮大,让名师工作室真正成为带领人才成长的前沿阵地,引领广大教师从教学型向创新型、研究型发展。
期待工作室的所有成员老师,在名师团队的引领下,携手并肩,一路书香,一路芬芳,一路成长!
人生,最难得的是遇见,加入名师工作室,跟着名师一起奔跑,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遇见更好的未来!
撰稿:黄昕名教师工作室
审稿:魏德才
编辑:陈钰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