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深化刘亚威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间的交流互动,充分发挥导师与成员的各自优势,深度融合任务群教学理念,工作室于2024年11月,在东莞外国语学校高一年级举办了以“《师说》同课异构”为主题的集中研修活动。工作室成员张铭雨、胡培怡分别呈现了两堂别具一格的《师说》公开课,吸引了工作室导师及全体学员的观摩与研讨。

活动伊始,张铭雨老师在高一(3)班就《师说》的首段内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张老师巧妙运用细读法,结合课文注释,引领同学们逐字逐句地疏通文意。在解析字词的同时,她特别强调了文言虚词及词语的特殊用法,还有特殊文言句式,并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提炼中心论点,学习并掌握正反对比的论证技巧。
刘亚威老师对张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张老师的板书及时且准确,课堂指令清晰明了,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配合度极高。同时,刘老师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未来教学中,张老师可进一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虚词的确切用法,并督促他们更严谨地完成字词句段的翻译任务。


紧接着,胡培怡老师在高一(20)班带来了另一堂精彩的《师说》公开课。胡老师以“教师角色在人类社会中的必要性”为话题巧妙导入新课,并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更深刻地领悟《师说》中的学习观和教师观。随后,胡老师详细介绍了韩愈古文运动的主张、《师说》的写作背景等,带领学生逐一梳理首段中的重要实词如“受”“解”“师”等,以及虚词“乎”“而”“之”和特殊句式。在讲解过程中,胡老师还巧妙地联系了学生们初中时学过的文言字句,帮助他们巩固旧知,深化理解。最后,胡老师深入剖析了首段的论证逻辑,并提醒学生可以将此逻辑运用到自己的议论文写作中。
刘亚威老师对胡老师的课同样给予了高度评价:课堂氛围生动活泼,导入环节新颖有趣,老师教态大方得体。同时,刘老师也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教学中还需进一步帮助学生夯实文言文基础,对于一些重点字词可以适当拓展延伸,翻译时要强调字字落实的重要性。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不仅展示了两位年轻教师的独特风采和教学思考,也为《师说》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这次活动也为刘亚威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其他学员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激励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夯实教学功底、落实任务群的教学目标,并积极探索新文言文教学的新路径和新方法。
正如《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所言:“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故师之教,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我们始终追求精益求精,这正是对《师说》理念最生动的践行。
撰稿:胡培怡
初审:关小茶、王燕姗
复审:魏德才、刘亚威
终审:吕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