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为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帮助学生形成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莞外初中历史科组在五一假期期间创新作业形式,开展以“发现劳动美”为主题的劳动模仿秀活动。初一级同学们利用五一假期,精心挑选一幅反映劳动过程的历史图片或者是名画,模仿其中劳动者的形象、动作、道具、场景,制作对比照。孩子是世界上最喜欢、擅长模仿又极具创造力的群体,每张定格上交的作品都是匠心独运、惟妙惟肖,妙趣横生。

701 黄泽康

701 李道临

701 梁宸与

701 易凯铭

701 曾嘉良

701 郭世宇

702 肖忝悦

702 周洋

702 蔡子英

703 王浠蕾

703 王韵晴

703 文竹

703 肖梓涵

703 柯怡

704袁炜桐

704张艺缤

704刘彦桐

704林亮
马克思说:“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很多孩子的作品是全家总动员,甚至请来邻居帮忙完成拍摄作品。请爸爸做摄影师帮忙拍照设计,借来妈妈的头饰、围巾、裙子、找来家里的锄头、水桶、手电筒……等道具,在精益求精的模仿中,孩子们用艺术的方式,再现了美丽的劳动场景,感悟了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
(705-709)

705黎玥希

705阮明谷

705黄若然

705黄诗涵

705蔡正谦

705许览怀

705张文瑄

705沈思妤

705韦茗瀚

705萧皓升

706蔡梓铭

706戴泽祺

706戴兆桓

706何天棋

706江力同

707陈瞻鹏

707钟蓝希

708何梓惠

708何首锋

708张毅勇

708薛子傲

708温楚朗

708张奕如

709吴雨荷

709卢正希

709张楚雯

709孟露曦
劳动教育是通过劳动全面培养人的教育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历史通过讲述过去的人与事,指引今天的人与社会发展。莞外初中历史教研组充分发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的作用,把握学科特色,找准劳动教育的着力点。注重从学科融合的角度,用增强沉浸式游戏化体验的方式拓宽劳动教育途径,增强劳动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
撰稿:张宏杰、鲁丹丹、何洁宜、张 悦
审稿:魏德才
编辑:杨 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