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季节里,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市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激发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与创新活力,根据《2024年东莞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小学数学科组于9月29日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本次比赛采用现场教学模式,提前一天向参赛选手公布课题《用字母表示数》,在短时间内进行备课,第二天进行现场课堂教学比赛。
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以及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选手们运用多媒体课件、学具、游戏等多种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曾晓燕老师这节充满奇幻色彩的《用字母表示数》数学课,神奇魔盒成为了引领学生们探索数学奥秘的钥匙。这堂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授,更是一场激发想象力与逻辑思维的奇妙旅程。曾老师通过路娜和宇航员刘洋的年龄为线索,展开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用字母表示数》数学课堂,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富有创意又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在课程结束时,曾老师会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和注意事项。比如,字母可以表示变化的量,使表达更加简洁;在使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时,要注意字母的取值范围等。曾老师还会借此机会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索精神,鼓励他们像路娜一样勇敢追梦,像刘洋一样为国争光。


纪天娇老师的本节课精心设计了两个开放性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首先向学生们描述了一个神奇的时光穿梭机,它能够带领人们穿越到过去或未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将时光穿梭机与数学模型相结合,构建出表示年龄变化的数学模型。通过地球引力与月球引力的不同对比及其关系,构建出另一个数学模型,尤为巧妙的是,将航天教育与爱国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在了解航天事业的同时,激发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纪老师还会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探索更多与数学相关的奥秘。


何慧敏老师在数学课堂中,巧妙地利用AI独立设计的“火箭升空”游戏来开展《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新颖又富有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在新授课环节,何老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层次讨论,能抓住学生的生成,实现双主课堂。通过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何老师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方法,还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这节科技感十足的课里,给孩子们埋下一个科技种子。


吴晓文老师从自己的年龄和学校的年龄出发,创设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老师今年多少岁吗?学校又成立了多少年呢?”这样的问题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对学生作品进行分类,让学生充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不仅是表示一个量,也表示着数量关系和运算结果。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吴老师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还培养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同时,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和互动讨论的方式,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曾晓燕老师和纪天娇老师凭借其出色的教学表现和优异的学生反馈脱颖而出,荣获本次比赛的一等奖,吴晓文老师和何慧敏老师获得二等奖,东莞外国语学校集团的陈彩虹副校长和莫美妹副校长为获奖老师颁发获奖证书。

此次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比赛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青年才俊们将继续发扬创新精神,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数学人才而努力奋斗。
撰稿:欧小冰
初审:吴晓文
复审:周颖
终审:吕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