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片里的“点穴”真的存在吗?古代人用针灸、刮痧治疗感冒发烧?人身上真的有经络、穴位吗?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药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养生智慧与健康理念。为锻炼学生身心素质,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近年来,教育部将传承中医药文化纳入中小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为响应《“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2月18日,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东莞市中医药学会、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和东莞外国语学校联合主办的“东莞市科普专项资助项目——东莞外国语学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巡讲活动(中医应用技能科普专场)”在东莞外国语学校举办,师生们现场学习中医技能,深入探索中医药文化。
参加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有东莞市中医院常务副院长王磊;东莞市中医院副院长、东莞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宁为民;东莞市中医院医疗设备科科长、东莞市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马新蕾;东莞市中医院护理部主任、中共东莞市中医院第八支部书记卢小芹;东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莫钰君;东莞市中医院内一科兼内十三科副主任周宇清;东莞市中医院特殊片区护士长、中共东莞市中医院第八支部宣传委员兼纪检委员朱早兰;东莞市中医院骨七科护士长张志坚;东莞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朱忠明、东莞外国语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吕雪玲、东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龚建兵、初一落级行政陈燕文、教导处副主任梁泉、教导处副主任汪丽丽、党务专职干部赵浩波、东莞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黄江中学教导处副主任陈家林、东莞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寮步镇外国语初级中学教务处副主任涂本凯以及市中医院助教和集团校的老师们。他们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活动,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活动伊始,东莞外国语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吕雪玲与东莞市中医院副院长宁为民分别作了发言致辞。为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东莞外国语学校与东莞市中医院携手组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共建单位”,由东莞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朱忠明、东莞外国语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吕雪玲、东莞市中医院常务副院长王磊、东莞市中医院副院长宁为民为代表启动“院校共建”揭牌仪式;由东莞市中医院护理部主任、中共东莞市中医院第八支部书记卢小芹和东莞外国语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吕雪玲作为代表签署“党建共建”协议,其中东莞市中医院医疗设备科科长、东莞市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马新蕾、东莞市中医院特殊片区护士长、中共东莞市中医院第八支部宣传委员兼纪检委员朱早兰、东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龚建兵、东莞外国语学校党务专职干部赵浩波作为见证人。

东莞外国语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吕雪玲致辞

东莞市中医院副院长、东莞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宁为民致辞

院校共建揭牌仪式

党建共建签约仪式
随后,东莞市中医院常务副院长王磊带来《中医药助力青少年健康:远离肥胖,拥抱活力》的中医科普讲座。王院以生动案例,从中医角度为同学们分析了肥胖症的病因病机,并从饮食、运动、养生、习惯四个角度干预建议,提醒同学们培养自律精神,预防肥胖。讲座现场还进行了“减肥穴位”教学,王院现场指导大家学习足三里、丰隆穴动作,用中医方法教大家科学“点穴”。

东莞市中医院常务副院长王磊讲座
王院介绍,东莞市中医院开设有中医特色“肥胖门诊”,助力儿童青少年防控超重肥胖。目前东莞市中医院已获批成为“东莞市儿童青少年肥胖中医药干预技术中心”,并起草制定《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中医药干预工作指南》,用中医力量守护青少年健康。
此外,东莞市中医院还有一套“邓氏八段锦”养生功法,由治未病科教学秘书莫钰君副主任中医师及其助教现场展示。现场教授的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和“调理脾胃须单举”两式,让同学们感受八段锦柔中带刚、动静相兼的动作特点,学习运用中医技能放松身心。

助教董心怡现场展示八段锦

学生现场跟学八段锦
莫钰君中医师还为同学们介绍“针灸推拿的奇妙世界”,原来,针灸和刮痧是古人治疗感冒发烧的妙招,针刺艾灸特定穴位能驱散风寒、调节气血。刮痧板的刮拭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和发热。

东莞市中医院治未病科教学秘书、副主任中医师莫钰君讲座
本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广泛传播了中医药健康知识,有效提升了师生的中医保健与养生意识。接下来,东莞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加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系列课程、校本课程及各学科的跨学科学习,有效整合中医药文化资源,打造提升科学教育新样态,营造中医药文化浓厚氛围,为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综合南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