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节作为东莞外国语学校一年一度的盛会,它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艺的平台,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同时也为校园文化注入活力,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本次莞外小学部第十届艺术节美术展览活动以“‘艺’起寻找那一片蓝海”为主题,在美术科组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围绕该主题展开项目式课程,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海洋,这个神秘而又美丽的领域,孕育着无尽的生机与奥秘。近年来海洋却面临着很大的威胁,今年八月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引起全人类的关注,莞外少年们也对此深感痛惜。于是一场以创作美术作品号召人们保护大海的行动便应运而生。
艺术节活动以一场以年级为单位的开启课在阶梯二室拉开帷幕,面对海洋正在遭受的巨大灾难,孩子们都纷纷表示愿意加入到保护海洋的行列中。有的说:“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减少塑料垃圾的使用,去海边应该讲文明。”还有的说:“我们应该向更多人宣传大海对人类的重要,让大家都能够爱护珍贵的海洋。”当社会事件变成撬动学习与行动的杠杆,变化与成长便悄然发生。


本次“‘艺’起寻找那一片蓝海”项目式学习一共包含四个部分,除了上述精彩的开启课孩子们将会经历《海洋大发现》、《海洋小卫士》、《海洋展览馆》等一系列的学习。深度挖掘海洋中的珍贵资源,仔细观察发现食物链各个层级海洋生物的美,并且通过学科融合的方式,更加全面的进行学习。
三年级的孩子将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完成读书推荐卡,向大家介绍更多的海洋知识。四年的孩子恰好用刚刚学习过书信撰写形式,发自肺腑地撰写了给大海回信。五年级的孩子则与研学活动结合亲身走到海边提取海水并检测海水污染情况。六年级的孩子们则结合数学课中统计数据与统计图的制作,调研核污水排海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通过这样的研究与发现,保护海洋的意识已经更加深刻。


《海洋大发现》一课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根据生物链的不同层级对大海进行深入的研究,她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海洋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将经过课程的学习后由学生们自己来回答。于是这一面问题墙就成为了孩子们之间沟通交流的载体,记录着他们在课程中的学习与收获。



《海洋小卫士》一课则是到了孩子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如何用美术作品来感染号召身边的人感受大海的美好与珍贵?各年级和学校美术校队的同学们都纷纷开启了创作之旅。根据各年段学生水平的不同,美术作品从平面海洋相框制作、绘画描绘到海洋微景观瓶的制作,以及六年立体海洋水族馆的创意,都体现了莞外学子们对各种美术材料和美术创意表达的掌握和运用。
最后在《海洋展览馆》一课孩子们则实地根据艺术空间的场地商议策划以及布置自己的精美作品。
本次项目式学习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活动的总结与分享,经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此时孩子们口中对大海的情感不再停留在一开始的口号,而是有一个个确定而具体的想法。通过对大海相关知识的了解孩子们更明晰了海洋的珍贵,通过美术作品的制作也让他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海洋的美丽。

看!三楼艺术空间里琳琅满目的美术作品引来无数师生打卡拍照。这些作品以海洋为主题,表现形式多样。从平面到立体,从具象到抽象,每一幅作品都倾注了孩子们对大海的无限热爱。


他们或用线条勾勒出美丽精致的海洋世界;或用简单流畅的线条勾勒出优美动人的海底世界;或用精细绚丽的彩纸剪出色彩缤纷的立体水族馆,在展示自己作品时他们自信而又充满了信心。




瞧!几百个颜色、大小各不相同的微型海洋圈组成了一幅壮丽的海洋;鲜艳的超轻粘土海洋相框展示海底世界的美妙;精细小巧的海洋微景观在清风中摇曳;一株株曼妙多姿的海草在透明亚克力片上向上生长;各种各样的海鱼们在彩色纸条中自由穿梭……

本次展览将通过画作展现海洋的壮丽景色,唤起人们对海洋生态的关注与保护意识。她们的创意表达总让人眼前一亮!他们用画笔描绘出对海洋的独特理解,将天真烂漫的想象与对海洋生态的关爱完美结合。画作中的每一条鱼、每一片浪花,都寄托着莞外小小艺术家们对海洋的无限敬爱。这些作品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如同海洋中的精灵,翩翩起舞。每一幅画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海洋的故事,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展览吧,为这些小小艺术家们的创意与才华喝彩,同时也让我们一起感受海洋的美丽与力量,共同守护这片蓝色家园!

最后要插进展览视频
https://m.v.qq.com/x/m/play?vid=u3535grawtw&cid=&url_from=share&second_share=0&share_from=copy
撰稿:马兰
编辑:杨笛
初审:吴远仪、周颖
复审:谭萍
终审:蔡俊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