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300元3小时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

科学点亮未来,创新成就梦想——我校师生在“东莞市中小学创客嘉年华活动”中的一等奖获奖数为全市第一

发布日期:2023-11-14来源: 作者: 点击数:


近年来,东莞市大力开展科学教育工作,围绕“实践·创新·分享”等主题举办了多场科学赛事和科普活动,在学生心中播下追求创新和崇尚科学的种子。

10月14日,由东莞市教育局主办的2023年东莞市中小学创客嘉年华活动在东莞市石排中学举办。

9526

比赛活动现场

一、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东莞市中小学创客嘉年华活动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在过去的五年中,我校积极响应“科学教育点亮行动”,连续五年组织师生联动参加嘉年华活动赛事,并展示了令人瞩目的创意与成果,为培养科技创新的青少年注入了新的活力。

9C1B

A5E9

小学组部分学生合照

B19B

D983

初、高中组部分学生合照

本次活动共设置四个项目,分别是文创展示、创意制作、设计未来、纸上谈兵。我校创客团队共18名师生参加本次活动,科技少年们积极备赛、敢于挑战、勇于创新,并在各项活动项目中取得佳绩,其中,一等奖获奖数量占比是全市第一。

99E7

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B811

我校师生取得优异成绩

二、赛事直击,科技少年们嘉年华活动掠影

“文创展示”项目展区主题结合“东莞科学教育潮玩IP形象”,围绕各镇街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鼓励学生设计制作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单个或以某一主题的系列潮玩IP形象。我校小学部501班丁琦博和503班袁咏瑜在戴亦昕老师的指导下,以东莞科技麒麟IP形象——“莞麟”参与到本次活动当中。其灵感来源于东莞的麒麟舞,麒麟在中国古代是吉祥的象征,在基础形象上增添护目镜,使其具备神秘的科技感与俏皮感,寓意古代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代表东莞科学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3E3A2

莞麒作品

3C364

学生现场照

EB28

DE10

学生现场答辩与讲解

“设计未来”项目展区主题结合“未来家居”,鼓励学生设计未来智能生活产品,展示智能科技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我校小学部603班麦语童和邓栩澄在陈莉莉老师的指导下,发现由于茶叶种类繁多,每种茶叶都有特定的泡茶温度与时间,为了让人们尝到中国茶的最佳口感,凸显中华茶文化,他们设计出了“基于ESP32无线控制智能泡茶机”。

118A7

基于ESP32无线控制智能泡茶机与学生合照

我校初中部703班詹皓森、704班杜彦汐和802班陈颢元在练冠健老师的指导下,发现部分学生归家后,由于看书不专心、坐姿不端正,导致居家学习效率非常低,从而设计了一款智能家居装置,能识别并记录学生居家学习时长,实时判断学生坐姿,督促学生不跷二郎腿、不趴着写字等。

D312

DDC4

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的矫正坐姿智能家居助手与学生合照

我校高中部114班蔡信易、104班廖悦彤在练冠健老师的指导下,发现学龄前儿童与大部分青少年居家不爱吃饭,需要家长追着、哄着吃饭,从而设计了一款“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儿童干饭鼓励助手”。这是一款能够记录进食状态、鼓励儿童进食的“哄吃饭”神器,这款装置运用了AI人脸识别、语音播报、科创传感器等技术,能够根据饭碗中的饭量来播报。

BBDB

E957

基于OpenCV图像识别技术的儿童干饭鼓励助手与学生合照

“纸上谈兵”项目现场相比于其他项目的动手操作,更考验临场绘制能力。此项目我校派出科技组尹梓琪老师参与教师组的比赛,初中部张文瑄、陈思彤以及小学部邹秉烨、何伟等学生参与“不见硝烟”的纸上谈兵活动。其中,张文瑄同学在陈莉莉老师的指导下拿到一等奖奖项。比赛现场公布三个主题,要求师生在规定时间内勾画出创意图,并从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推广性、专业性去阐述自己的创意点,极具创新挑战性。

66A3

CD94

创意发明表与学生现场创作图

“创意制作”项目现场,小选手们现场组装“货物分拣机器人”,现场编写程序,先后以遥控和自动两种方式完成机器人扫地任务。我校初中部王威文、李东翰以及小学部卞丞伟、叶曜恺在练冠健老师的指导下参加本次机器人竞赛。该赛项既培养了中小学生创新精神与动手实践能力,也让科技少年们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

AE0F

B5D7

学生现场比赛图

9E76

8A21

学生在校训练图

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未来,我校将继续发挥学科自身优势,积极应对科技时代背景下的中小学科创教育,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深入拓展科技育人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搭建广阔平台,激发学生对信息科技的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科学创造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让更多优质的科学教育资源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生根发芽。

撰稿:练冠健

编辑:杨笛

初审:詹伟达、周颖

复审:谭萍

终审:蔡俊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