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300元3小时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

爱和信任让我们风雨无惧——刘书琪同学在2022级初一新生家长会上的发言

发布日期:2022-07-13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我最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叔叔阿姨们:

大家下午好!

1)高中的坎坷经历引发我重新思考莞外对我的深远影响:

六年前,我的父母想必也和叔叔阿姨们一样,在为我小升初择校而焦虑、而纠结。依稀记得我在深圳工作的父母当时带我碾转东莞、深圳、广州三个城市探校的情景……六年之后,再次回到莞外,站在这里……心中感慨万千。回首我过去这几年,我离开熟悉的城市,独自前往深圳求学。在新的环境里,我自由支配自己的学习、生活,不再像初中时有老师主动关心我的学习、情绪、也不再有一个固定的班集体作为我精神的眷属,每个人都是像原子一样独立的个体,按照自己的想法过着截然不同的每一天。这是自由吗?是!但是,我渐渐发现,这更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挑战。当生活的决定权第一次完全交到我手中时,我是迷茫的、焦虑的,甚至是恐慌的。从那一刻起,我知道,我的人生将完全由我自己来负责。我每天要为自己做很多决定,从我今天是要学习还是休息,到我要不要花时间来运行我的社团,我把时间用在这件事情上是否值得,到,我大学要申请什么学校,学习什么专业,这个学校拒绝了我怎么办,我怎么处理自己面对失败的情绪,我的未来有几种可能这些问题,尽管我可以向学校求助,但是最后做决定、承担决定后果的人,是我自己。

在做决定的时刻,我心里总是会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大胆地去尝试吧,去试错吧,去探索吧,跌倒了,失败了,又何妨?我总是在想高中几年高压力的学习生活,可以支撑我勇往直前的动力是在初中时期,我的老师们,和我的父母,一直以来给予我的爱鼓励,温暖和信任。让不断探索试错的我可以从容不迫面对挫折。

2)莞外的初中生活构成了我生命的底色:爱、知识、同情心

哲学家罗素在《我为什么活着》这篇文章中说,Three passions 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 have governed my lifethe longing for lovethe search for knowledge 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 他说,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简单却极其强烈的情感主宰着他的生活。而我想说,我在莞外初中的经历,正是激发了我对生命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和我对我所处的这个世界深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谈到热爱,初一的时候,我接触到了我一直坚持至今并想在大学一直继续的一项活动,就是模拟联合国比赛。这项活动我从初一加入学校的模联社开始,到初二模联社的老师带领我们去参加东莞市广东省的比赛,到初三下学期的寒假去美国耶鲁大学参加国际模联赛,一路上我获得了来自我的英语老师(SophiaSunnie)的学术支持,班主任的鼓励,让我坚定地去探索我感兴趣的社会议题、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观点和声音。当时的我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这项活动激发了我高中的时候对人文和社会学的热爱,并有兴趣将之作为志业;更重要的事,这项活动让我问自己,我可以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我可以为他人带来什么样的贡献?我发现与他人的联结,是我意义感价值感的重要来源,这促使我在高中举办了更多类似的活动,从而影响和帮助更多的人。记得我身边的朋友们有的参加了阿卡贝拉,有的参加了浮光摄影社,大家在莞外丰富的社团活动里,为未来,埋下了一颗热爱的种子,而这颗种子,可能是生命之树扎根的土壤,也可能是点燃更多的人心中的热爱的意义之火,更是我们年轻一代探索这个世界价值体系的可能性的边界的关键力量。

我在莞外的老师的身上,看到了教育最原初的意义,我也曾写了一篇文章作为感恩发表在我创立的公众号上。我在我的初中老师们身上感受到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极大热情,和对生命、对人本身的尊重和关怀。我的初中班主任赖老师教我养我成了写周记的习惯,我学会感知自然,感受美,并引导着看到班级里每一个人身上独特的闪光点。在我面对挫折的时候,我总能被他们极具智慧的话语鼓励着,牵着我的手迈过一个又一个挑战,让我今天面对挫折的时候,也依然拥有积极向上的力量。

我始终记得离开莞外的时候,与尹校最后一次谈话,引发了我对教育的思考。尹校说,“学习评价的标准是多维的,一个人的好奇心,批判能力,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指标可以衡量。”随着我步入高中生活,接触到不同的人,接触到社会科学的学术训练,我越来越意识到人是复杂的、立体的、鲜活的、无法通过一个单一的系统去衡量一个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当我们的社会步入现代,理性、科学、算法、数据、KPI、GPA、分数等等,这些筛选机制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高效,但同时,也让我们往往忽略了数字背后,那个有血有肉的,人。我想,我们教育,是理性社会里为数不多的充斥着感性的住所,它时时刻刻提醒我们,我们看到分数,看到目标,但是,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不要忘记看到背后一个具体的人的悲喜、成长、精神、思想,看到人类的过去和未来,不断向这个社会、向这个时代、抛出关乎人类命运与世界发展的问题。

3

在高三的这一年,当我意识到我不应该把自己困在一个单一的的评价标准的系统里,我开始不断追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要怎样过我的生活,驱使我不断前进的动力是什么我要找到一个我的精神可以随时汲取能量的寄托,我要为我自己的生命构建一个可以永久扎根的住所。我想每一个人的一生中,某一刻,都会出现一次精神危机。现在的我,还无法得知,我问题的这个答案是什么,或许,我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个答案是什么。但是,或许这个答案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在我过去18年的生命体验里,无论是莞外,我的父母,这趟生命的旅途里遇到的人,他们用爱、无条件的支持告诉我,生命或许就是在不断探索热爱找到热爱的中收获的种种风景;他们告诉我,在一切外在的指标、评价之前,我首先是一个完整而独特的个体,我自有我存在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我想再此借这个机会像在场的老师们表达我由衷的感谢。最后我想告诉叔叔阿姨们,我尊敬的老师们,相信我们,?你们的爱和信任我们在勇往直前的路上无惧风雨。

谢谢大家!

4EF93


附:刘书琪同学初中三年的日记本

38A8D

2DD0C

73A10

5A9B1

6D67A

5A004

723CA

6FB61

73032

5E919

384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