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300元3小时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

观摩学习|思维火花耀课堂——我校小学部数学教师参加广东省第十四届小学数学教学优质课展示观摩交流活动

发布日期:2025-04-18来源: 作者: 点击数: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广东省小学数学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的研究与实践,2025年4月8—11日,广东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举办的“广东省第十四届小学数学教学优质课展示观摩交流活动”,在东莞市虎门外语学校隆重举行。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2025年4月10—11日,我校组织小学数学教师团队赴东莞虎门外语学校观摩“广东省第十四届小学数学教学优质课比赛”。本次观摩交流活动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研究”为主题,汇聚全省优秀教师同台竞技,呈现了多节融合生活情境与深度探究的优质课例。

C7A5

赛事概况与课例亮点

本次比赛共展示11节优质课例,涵盖“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核心领域,充分体现新课标下“情境化教学”“跨学科整合”等创新理念。

1.《折线统计图》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东莞市莞城步步高小学包玉柳老师设置学生熟悉的跳绳比赛情境,引出“派谁参加跳绳比赛”的问题,让学生经历“从无数据、一个数据、一组数据、到更多数据”的分析过程,让学生读懂折线统计图,并基于数据分析做出推断与决策。跳绳比赛是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在真实情境的驱动下,学生自然萌发了数据意识,产生用数据说话的需求。在问题解决中引出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在呈现复式折线统计图,学生读图理解点线的意义以及变化趋势。

2.《看一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韶关市武江区田家炳沙湖绿洲小学肖娟玉老师设置任务驱动探究,围绕不同的观察任务,如正方形搭建与正面观察绘画立体图形不同视角连线、立体图形、三视图绘制等,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结论、应用的过程。在任务推动中逐步增加正方体数量,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想象、绘画和讨论,体验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转换,理解观察角度对形状的影响,提升空间想象与图形转化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空间观念。通过分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增加学习趣味性,提高学生反应能力和空间思维敏捷性。

3.《认识面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潮州市湘桥区桥东中心小学温晓宜老师通过潮州的地方文物潮绣作品,为潮绣作品制作边框,装上玻璃引出本节课,从图形的角度和度量的角度出发,以具身体验和小组合作探究为主,借助学生对教室中的事物丰富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找、摸物体的表面。通过比较体会面有大有小,进而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积。借助比较图形的大小这一活动,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体会面积单位统一的必要性,层层递进,为今后学习面积单位进率,进一步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奠定基础,有利于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形成量感。

9FF3

4.《搭配中的学问》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普宁市占陇镇丈阳小学陈勉老师通过普宁英歌视频创设服装搭配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实物操作、符号记录、算式抽象”的探究过程,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不同的搭配方法,培养有序思考,形成不重复、不遗漏的严谨思维习惯。在探索用不同方式表示搭配方法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对比不同策略和解决变式问题,如营养搭配、路线规划,学会用符号或算式等表达搭配方案,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模型意识,体会数学表达的优越性,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思维。

A6B3

5.《摆一摆、想一想》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云浮市新兴县北英实验学校严梓琪老师结合电影《哪吒》,设置闯关游戏带领着学生一起闯关探究学习。通过在数位表上摆小圆片的活动,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数位和位值的概念。经历摆圆片做记录、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归纳等学习活动,探究圆片个数和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学会发现规律,并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在自主探究中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在合作交流中养成倾听、有条理的表达想法的习惯和意识。

AC82

6.《我们一起去游园》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茂名市新世纪学校陈桂梅老师结合情境让学生理解活动任务,通过真实游园情境,利用列表策略解决租车、购买纪念品等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建模能力。结合租车情境经历“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分享交流-反思优化”的全过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和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用数学规划生活的意识。在数据分析中优化方案,合理选择策略,通过小组协作探索租车的最优方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升团队合作与创新意识。

B515

7.《认识图形》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惠州市惠阳区半岛学校邓婉莹老师通过“猜脚印”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转化,让学生深刻体会“面在体上”,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够在分类活动中准确分辨这四种平面图形。邓老师精心设计“描一描、分一分、找一找、拼一拼”等系列活动,融入游戏化教学、跨学科整合及信息技术等元素,全方位助力学生初步发展空间观念与应用意识。

8.《位置与方向(二)》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汕头市澄海实验高级中学附属小学林融融老师通过具有潮汕特色的澄海标志红头船、樟林古巷设计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一起探究樟林古巷在实高附小的哪个位置,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过程,初步了解怎样描述某个点的精确位置。根据平面上的一个点的位置,林老师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它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通过用方向和距离表示平面上的某个点的位置,初步感受坐标法的思想,建立几何直观,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核心素养。

B72B

9.《位置与方向(二)》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梅县外国语学校富力城附属小学邱素梅老师在课堂伊始播放台风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台风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赋予学生气象台播报员的身份去播报台风的相关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体验到方向和距离对确定位置的重要性,学会了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清楚位置。学生经历由实物到绘制坐标图的抽象过程,初步感受坐标法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和集合直观。

10.《两位数乘两位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广州市海珠外国语实验中学附属第二小学陈延老师通过复习回顾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激活学生将新问题转换为旧问题的学习经验,学生利用学习迁移自主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通过不同方法的对比,让学生发现探寻出解决问题的通法,为进一步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笔算方法明确了思维方向。在此基础上,陈老师设计任务让学生尝试写竖式,在进行共同探讨竖式的写法,理解算式的算理和算法。在此过程当中,发展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在操作分类、比较、归纳中优化算法、感悟转化的思想,发展迁移类推的能力。

11.《三角形的内角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清远市清城区后街小学邓琛儿老师创设情境“如何修复三角形的文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测量三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引出猜想“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为了解决测量存在的误差问题,邓老师提供丰富的三角形素材,让学生通过折拼、剪拼的方法去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后利用几何画板随机生成的三角形,再次验证推理得出三角和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本节课经历量、剪、拼、折等直观操作的活动发展了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能力,通过“猜想-验证-结论”发展了推理意识和空间观念。

AAA4

我校教师学习收获与行动方向

通过观摩,我校教师团队总结以下经验:一、加强情境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需进一步将生活案例与数学知识深度融合;二、强化实践操作,需设计更多实验探究活动,如几何体的搭建、统计数据的收集等,让学生在“动手”中深化理解;三、跨学科拓展,尝试将科学、艺术等元素融入数学课堂;四、教研共同体建设,需加强校际合作,建立联合教研机制,定期开展同课异构、案例研讨,共享教学资源。

此次观摩活动为我校教师提供了前沿教学理念与实践范例,进一步明确了“以生为本、素养导向”的课堂改革方向。我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教学创新,助力学生数学思维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DDCE

撰稿:欧小冰

初审:吴晓文

复审:周 颖

终审:黄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