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2025年东莞-韶关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教学研讨暨广东省高中历史教研基地(东莞)2025年“课堂教学模式变革”主题研训活动在我校举行。本次活动由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举办,东莞外国语学校杨山坡名师工作室协办,以“课堂教学模式变革”为主题,特邀享誉全国的历史教育专家李惠军老师授课并进行专题讲座,吸引了来自东莞、韶关两市的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参加,活动由我校高中历史科组长杨山坡老师主持。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由东莞外国语学校吕雪玲校长进行致辞,吕校长向莅临的各位专家和老师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对我校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由我校尹智老师与李惠军老师以“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为主题进行同课异构。尹智老师的授课以“敦煌艺术的历史发展”为主线,课程精心设计为“石窟·因何而建”、“飞天·因何而美”、“文化·因何而传”三个部分,借由敦煌莫高窟的建造探究儒、道、佛思想的融合,通过飞天形象的演变揭示时代风貌,并以莫高窟艺术的创作与流传,彰显出人民大众的创造力与智慧。尹老师带领学生感受敦煌艺术千年的魅力,从艺术表象到文化本质,从史实认知到价值认同,构建了“感知——理解——迁移”的认知路径,将审美体验、科学探究与家国情怀深度融合,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


李惠军老师的授课则从绘画作品“一团和气图”展开,带领学生赏画释史,以三教融合为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文化底色,引导学生分析三教融合的“前源——今生——来世”,了解三教走向融合的时代背景。李老师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步步深入的提问,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史论结合的能力。在课程中李老师结合时事热点,以Deep Seek对于哪吒身世的回答为引子,揭示了哪吒的文化本质,让学生感知三教融合带来的文化成就,并将其概括为“孵化于开放环境的文学”和“发轫于多元时代的艺术”。“玄风道骨,儒雅佛心”,李老师以三教融合为主线,为学生展开一幅长达900多年的历史画卷,为我们带来一场异彩纷呈的历史示范课。


活动的第三个环节,由李惠军老师进行主题为“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讲座。李老师借助具体课例进行教学设计分析,并阐明了自己的教学主张。他认为高中历史教学一定要把握住每一课的内在大趋势,并且深入发掘新教材在时间维度、文明维度、全球维度三个方面的历史观,让宏大叙事与微观刻画水乳交融。李老师细数了高中教师在新教材授课中面临的难题,并指出破解难题的关键在于立足教材之本,精研课本之髓,由一课之微渐次拓展至单元之广,再由单元之广辐射至全书之博,使大单元的教学理念自然融入课程脉络之中。李老师的讲座理论与实践兼备,生动形象,情理交融,获得了在座全体教师的热烈掌声。

活动的最后环节,由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历史教研员胡波老师进行总结。胡波老师对李老师的亲身示范表示感谢,并对下一阶段全市历史教研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同时对全市新一年的历史教研工作提出了期望和要求,活动在全体老师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也为全市历史教师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机会。教研之路,虽远必至;教育之责,虽重必担,我们期待未来东莞市的历史教育能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撰稿:曹锐锟
初审:杨山坡
复审:魏德才
终审:黄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