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需记,最是橙黄橘绿时。2024年10月8日下午,蔡芝芝名班主任工作室和朱建勋名班主任工作室举行联合研修活动,会议由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蔡芝芝级长主持,初一级全体班主任及青年教师参与本次活动。

一、以好书为友,与幸福相伴
活动伊始,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朱建勋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分享了自己在班主任阅读方面的心得与体会。朱老师回忆了自己追求“亲密多尊敬多”师生关系的心路历程,第一届的师生关系是“亲密多尊敬少”,朱老师希望改变“尊敬少”之现状,在带第二届学生时,刻意与学生保持距离,变得重视规则与纪律,师生关系变成了“亲密少敬畏多”,朱老师为自己难以走进学生的内心而困惑,这时他读了《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一书,收获了建立“亲密多尊敬多”师生关系的道与术,并在班主任工作中积极践行,师生关系慢慢地达到了“亲密多尊敬多”的理想境界,收获了许多幸福。朱老师建议班主任和青年教师都读一读这本书,收获管理学生的智慧,让自己成为一个能走进学生心里、能带学生创造幸福的好老师。

二、体悟书中意,阅读正当时
第一本书可让我们更好地走进学生的世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朱老师分享的第二本书——《养育的选择》,则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家长、做好家校协同。朱老师认为,这本书可带给我们两大启示:一是要把更大的时间维度,带入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之中,从而创造一个容纳自己和孩子情绪的空间,这一点无论是对家长还是老师都有深刻的意义;二是“看见”孩子是父母和老师最重要的功课,教育的核心意义在于让孩子发现“我是谁”,跟孩子一起去发现TA的好,不要用自身的偏见去束缚孩子。

三、阅读启智润心,实践提升认知
活动第三环节由701班班主任罗杰老师分享《正面管教》一书的阅读收获。罗杰老师认为正面管教要和善与坚定并行,要“赢得”孩子,而非“赢了”孩子。“赢得”与“赢了”只有一字之差,意蕴却大相径庭。“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等手段战胜孩子,让孩子听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而“赢得”孩子是指大人用自己的行动维护孩子的自尊,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和大人合作,并完成一定的事情。“赢了”孩子使孩子成为失败者,而“赢得”孩子则意味着孩子能心甘情愿地合作,实现老师、父母和孩子三方共赢!

最后,蔡芝芝级长对研修活动进行了总结: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当今时代,教育权威不再是寻求得到学生认同的唯一理由,教师不管教龄多少,都要保持童心和爱心,阅读更多的好书,坚持和善与坚定并行,悦纳与尊重同在,俯身与倾听相依,真正走进学生心里,让学生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和学生一起去创造更多的幸福,谱写育人新篇章。

撰稿:黄林辉
初审:朱建勋、蔡芝芝
复审:汪媛、付嘉豪
终审:吕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