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东莞外国语学校“博雅品质课堂”校级公开课系列活动迎来初中美术课例展示,中学美术科组詹敏琪老师带来一节课题为《红色记忆——<开国大典>》的大单元整体教学研讨课。初中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及中学美术科组全体教师参与听评课,并通过网络直播方式向校本研修联盟学校进行直播。

詹敏琪老师在“中国现代美术是时代的镜子”这个大观念下,用四个课时对经典油画《开国大典》进行了重新建构,本课时是其中的第二节课——《红色记忆》。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应用四步法鉴赏《开国大典》的色彩并实现迁移鉴赏。詹老师执教的课例思路清晰,设问巧妙,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带来的魅力,深入探究经典作品中细节的象征意义。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开展师生问答互动、动手体验、作品展示、作品评价等系列学习活动,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每个环环相扣,紧凑高效。


课后初中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及中学美术科组全体教师围绕本节课展开了研讨。中学美术科组长王柴慧老师肯定了詹敏琪老师对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准确把握;充分展示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激励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和探寻,激发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初中部学术委员张宏杰老师认为詹老师紧跟教研热点,课堂教学层层深入,步骤分明。教师讲解生动,学生参与度高。充分利用了学生手账的学习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了学生的作品意识,也增强了学生在美术课堂的获得感。学术委员吴慧玲老师认为美术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工具,想要学生以美术的“语言”表达,就要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体悟、感受,詹敏琪老师做到了这一点,她在课上留出了充分的时间供学生们动手操作。

学术委员张宏杰老师评课

科组长王柴慧老师评课

汪丽丽副主任总结

学术委员吴慧玲老师评课
最后教导处汪丽丽副主任进行总结点评:詹敏琪老师用心学习,深入理解课标要求,在“中国现代美术是时代的镜子”的大观念下设计大单元教学,全方位多角度地剖析了经典红色油画《开国大典》,从整体到局部,给予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时间与空间,手账的设计巧妙有新意,为初中美术大单元教学做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东莞外国语学校中学美术科组以学校“博雅品质课堂”听评课系列活动为平台,认真组织集体备课、研讨、交流活动,以此提升科组教学质量和教研水平。
撰稿:李小康
编辑:杨笛
初审:汪丽丽、张宏杰
复审:梅淑萍
终审:蔡俊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