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300元3小时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

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智趣课堂——我校小学数学科组顺利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比赛活动

发布日期:2023-03-29来源: 作者: 点击数:


3月24日,伴随着2023年的第一场春雨,东莞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数学科组在小学部五楼物理实验室顺利开展了课堂教学比赛,旨在以比赛的方式促进科组内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操作性转化,强化“品质课堂”实验教研组的建设。

本次比赛共有7位青年教师参加,他们把此次赛课活动作为自己素质提升的一大契机,均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此次活动中,在赛前他们仔细研读教材,并结合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精心制作课件、设计教学环节、板书,在比赛现场呈现了他们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带领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愉快遨游。

A1CF

黄敏怡老师执教《认识小数》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教学,是一种立足现实生活现象,获取数学意义的教学思路。黄敏怡老师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由他们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小数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的含义,让每一个知识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B168

何芳老师执教《面积单位》

何芳老师充分利用教具,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充分动了起来。“摸一摸”“找一找”“估一估”等环节设计巧妙,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联系生活中对应大小的物品,充分感受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便于树立空间观念,增强几何直观。

E597

何慧敏老师执教《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何慧敏老师采用观测法、演示法和学生的试验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措施,加强了直观多媒体的课件演示,让学生领会用排水法可以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并演示讲解,让学生不停地向讲解者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测、分析,协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使学生真正理解排水法。

B458

陈静老师执教《三角形三边关系》

陈静老师大胆尝试与践行新课标的理念,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围绕“如何制作简易支架”开展项目化学习。学生在尺规作图的过程中发现和验证规律,借助熟悉的生活情景推导与应用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培养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教师的巧引妙问中,在学生的充分活动中,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等核心素养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121C0

纪天娇老师执教《认识三角形》

纪天娇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学习目标展开,层次清晰,环节紧凑,并留意引导学生通过观看、操作、测量等实践活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一堂充满活力的课,也是促进学生能力全面发展的课。

122C5

吴曼生老师执教《包装的学问》

吴曼生老师从日常生活引入,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比较反思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索组合立体图形的面积。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渗透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吴老师在上课的同时还插入了节约资源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节约的良好品质。

A9DA

曾晓燕老师执教《克和千克》

曾晓燕老师主动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灵活的展开教学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现,使学生真正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乐趣中升华了学生对克和千克的理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C2A2

花开有声,成长有痕。经过一天精彩的角逐,何慧敏老师、吴曼生老师、陈静老师荣获一等奖,何芳老师、曾晓燕老师、纪天娇老师、黄敏怡老师荣获二等奖。一路耕耘一路歌,且迎风雨且前行!莞外小学全体数学老师们将继续深耕课堂,凝聚教学智慧,用心筑教育之梦,奔向教育理想的烂漫春天。

撰稿:魏敏锷

编辑:杨笛

初审:陈静、周颖

复审:谭萍

终审:蔡俊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