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300元3小时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

探究人工智能,触摸科学前沿——东莞外国语学校成功举行科技节系列活动之科普讲座活动

发布日期:2023-06-05来源: 作者: 点击数:


为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同学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530日下午,在东莞市教育局、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的指导和帮助下,东莞外国语学校成功组织了2023年科技节系列活动之(初中部)科普讲座活动。

来自中山大学的吴嘉宁老师,为初一、初二全体同学开展了主题为《人工智能与未能科技》精彩讲座。学校初二年级级长蔡芝芝老师主持了活动。

4BCB

吴嘉宁,副教授,中山大学先进制造学院副院长,中山大学引进人才。研究主要围绕机械系统可靠性、仿生机械与仿生智能机器人展开,以动力学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以可展结构及动物体为研究对象,结合仿生技术,给出全新的机械可靠性评估方法与仿生机器人设计思路。在相关领域发表通讯/一作SCI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15项。

3A77

讲座伊始,来自中山大学的吴嘉宁老师与同学们亲切问候,开门见山提出问题:“你心目中的人工智能是什么?你认为未来人工智能会怎样发展”。同学们踊跃讨论,议论纷纷,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紧接着,吴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并和同学们一起重温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观点。进化论是否只是存在于生物之中呢?吴教授向同学们提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接着,他展示了楼房建筑高度、自行车结构功能,以及波士顿动力机器人的应用所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让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 科技发展脚步匆匆,人工智能已成必然趋势。

DC55

互动环节结束后,吴教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人工智能的起源与发展。从最早的机械汽车,到第一台航天器的研发,再到日本人形机器人初入市场,以及无人驾驶投入生活应用。人工智能从最初的机械化,到拥有系统设置后的自动化,乃至后来逐步智能化的学习能力,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历程,现已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E937

吴教授绘声绘色的讲解吸引着同学们的注意。从教授口中,同学们见识了陪同练字的机器人,了解了智慧医疗带来的无限便利,从翻译软件的改良中窥视到学习能力对竞争的意义,从柔性机器人的“触觉”中感知到科技的突飞猛进。同学们惊叹于能识别古埃及文字的AI,更是对写作不输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ChatGPT佩服得五体投地。一个个生动的典例无不在启发我们:未来是科学的世界,唯有不断地学习与创新,我们才能适应未来!

CE78

才能出众如此的人工智能,对我们的生活又有怎样的影响呢?人类的思维,能否帮助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呢?人工智能是个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呢?

讲座最后,吴教授围绕以上三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刘教授认为,人工智能便利了生活,助力劳动力生产,有改进人类生活水平的以免,但也必将带来很多弊端,甚至威胁到人类生存与发展。

“我们还是要不断学习,提升学习能力,才能在物竞天择的竞争中,不被人工智能所淘汰。否则,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工作者,并不是不可能的。”刘教授在总结同学们答案的基础上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3E09

精彩的时光总是很快结束,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落下帷幕。讲座最后,主持人蔡芝芝级长做了总结发言,蔡级长代表学校表达了对刘教授的感谢,并号召同学们:谨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法则,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在科技创新时代,积极面对,用科学点亮梦想,让创新成就未来。

9028


撰稿:王莹雪

编辑:杨笛

初审:蔡芝芝、詹伟达

复审:付嘉豪

终审:蔡俊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