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300元3小时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

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我校小学部开展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主题活动

发布日期:2022-04-07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又是一年春风至又到一年清明时。清明节不仅是踏青扫墓、祭奠先人的传统节日,更是缅怀革命先烈、继承烈士遗志、激发爱国热情、学习革命精神的重要日子。然而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全市统一暂停现场祭扫活动。在这特殊时期,我校小学部以此为教育契机,引导莞外学子缅怀革命先烈、全面学习东莞党史,激发致敬先烈的朴素情感,赓续红色血脉。

【同上一节班会课】

为积极响应市团委文明新风云祭扫 在+致敬莞邑英烈的号召,我校一二年级的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与家长一同通过活动链接进行网上祭扫。三至六年级则4月2下午,通过直播班会课带领同学们一起进行网上祭扫活动,用特殊的形式寄托哀思,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

直播课上,班主任老师打开网上祭英烈活动的网址,通过钉钉群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进行网上祭扫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给孩子们讲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以及平安祭英烈的道理。孩子们纷纷参与到活动当中,在网上为烈士献花、鞠躬,并在留言板中留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更深刻,老师还跟孩子们进行连麦互动,让大家发言讲述自己的感受。孩子们积极连麦发言,跟小伙伴和老师分享自己的活动体会。

CF44

6C32

(班主任老师线上直播班会课)

70F4

93E9

(孩子们积极参与连麦,分享活动体会)

【一起学东莞党史】

居家不返校,停课不停学。为推动党的历史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市教育局开展的“学党史、感党恩——传承红色精神”活动。

该活动内容丰富,不仅有专题党课,还有一系列“一起学东莞党史”的微视频。有助于学生在回溯历史、回望英烈事迹的光与影、情与景中,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也有助于推动我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线上学习,更有的孩子有感而发,写下学习心得。

BCE1

23940

(孩子们积极学习东莞党史)

B477

8E66

(孩子们认真书写学习心得)

504中队陈永芯:

今天,我看了《老虎山的小英雄—黄友》,让我对生活有了一些感悟。

我们今天生活在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城市,尽管是农村,也十分的富有生机。现在科技发达,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无人售卖超市……都说明了时代在不断进步。当今这样幸福的生活,大家知道是怎么来的吗?

在战争年代,各种战争的号角被吹响。我们的人民到处逃亡,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但有一些人却挺身而出,挡住了敌人的魔爪,舍己为民,十分英勇。

今天,新冠病毒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肆虐,依然有无数的抗疫人员迎难而上,奋力抵抗这看不见的“敌人”,才有了我们健康平安的居家学习生活。

因此,为了报答他们的付出,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健康、幸福生活!

506中队詹皓森:

习爷爷说:“知史以明鉴,查古以知今。”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不仅让我增长智慧、启迪心灵,还懂得了什么是信念,如何做选择!

党史光芒永恒,使人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人,从建党之日起直至今日,他们的奋斗目标始终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一九四九年前夕,重庆地下党的江姐,即使在狱中面对反动派的严刑拷打,她仍然坚守着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至死不渝!他们认为,只要是做为人民好、为民族好的事,那样的选择就是正确的。

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传承下去。今天,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我们的白衣天使,他们在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逆行而上,很多人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就是信念的力量,让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我们少年儿童也要传承这种精神,将来承担起强国兴邦的重任。今天的我们要从小立志努力学习,实现强国梦是我们的信念,为之努力奋斗就是我们的选择。

606中队杨芮宁:

我在学习了解东莞党史的过程中,感悟很深。

让我尤其感动的是东莞入党第一人——袁振英的故事。他放弃了免费进入香港大学和前往英国深造的机会,毅然回国进入北京大学文科学院读书,并马上投入到了新文化运动之中。临近毕业的他,加入了蔡元培等人发起的进德会,而且是戒条最多、难度最高的丙级会员,他为此而坚持了五年不吃肉。同年,他成为了《新青年》唯一的学生撰稿人。1920年,他应陈独秀的邀请,留在了上海,先后加入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在东莞的历史上留下过辉煌的印记,甚至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中国的党史里,有许多像袁振英这样伟大的人物,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604中队陈露晶: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抗日人人有责。我大儿子去了延安参加八路军,三儿子在香港做抗工作余的都在这里最小儿子才9岁,等他大些也送来参军。你敢相信这是从一位母亲口中说出的吗

没错,她就是“东江游击队之”李淑桓。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三省在日本鬼子的刺刀和铁蹄下论陷,李淑桓义愤填膺,写下了《哀难》一词,教育学生勿国耻,奋发学习报效国家。

之后,她又将七个子女先后送抗战前线。1938年1月李淑桓让长子郭显承去参加八路军,1938年10月,李淑桓又毫不犹豫的将女儿郭云翔和六子郭显怡江抗日革命根据地坪山,1939年5月,毅然把四子郭显和五子郭显乐送到惠宝民抗日游击总队。其中,三子都牺牲了,丈夫也得病去世了。

1941年9月,李淑桓不被捕,在面对敌人的毒刑打,她大义凛然,坚负不屈,不说出半个字,最终还是被敌人秘密处决

面对丧子之她没有退缩,面对丧夫之她没有倒下,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更是没有妥协。

我相信爱儿女的情深是深刻在每一个母亲的血液中。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革命战斗太残酷,鲜活的生命转眼间逝去拥军支前,母亲叫上儿女上战场,不只是空洞的字眼。那一刻,李淑桓不再是一位妻子,不再只是一名母亲,而变成一位身披盔甲的战土,就连那因母爱而柔软的心,也裹上了一层革命的外衣

作为一名“革命母亲虽命运坎坷,却深明大义,没有她的努力与付出,就没有战争的胜利,也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她的英名会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她的风采会随风飘扬!

教育契机无处不在。以清明节为契机,引领莞外学子赓续红色血脉,培养爱国情怀。通过重温莞邑先烈故事、缅怀革命先烈,引导孩子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居家学习期间不负时光,用知识充实自我,这就是对先人和先烈最好的告慰。


撰稿:莫晓敏

审稿:王 蕾、谭 萍

编辑:杨 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