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要“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中医药知识和养生保健方法,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对于积极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主阵地作用,推动中医药文化薪火相传、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瑰宝,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中化学科组设计了一份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趣味作业:舌尖上的化学。


在家长们的积极支持和同学们的互相鼓励下,初三年级的学子们完成了这项特殊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作业,以下是部分学生的作品展示。


[茴香馅饺子] 初三2班 郭沛东
[三杯鸡] 初三9班 叶子庆
[虾仁蒸蛋] 初三9班 王怡馨
[炖羊排] 初三10班 赵姝婷
[四神汤] 初三11班 温文颖
[避风塘花甲] 初三1班 冯心瑜
上菜词:花甲味道咸香适口,肉质软嫩,入口易嚼。吃时外酥里嫩,咸味适中,最宜下饭。 配料中,花甲肉为我们补充蛋白质,蒜蓉豆鼓提供维生素和糖类。营养、美味,无法抵挡!
[白蘑菇炒蛋] 初三1班 刘芷颖
上菜词:这道菜入口后,既有白蘑菇的鲜,又有来自鸡蛋入口即化的口感,甚是美味!这道菜里的白蘑菇可以补充微量的膳食纤维,而鸡蛋则补充蛋白质,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
[参芪枸杞土鸡汤] 初三2班 谭睿贤
上菜词:汤色金黄澄澈,鸡肉细嫩不柴,参香醇厚沁脾,枸杞甘甜点睛,药材清香与鸡汤鲜甜完美交融。土鸡提供优质蛋白与氨基酸,党参黄芪补气益血,枸杞含多糖与β-胡萝卜素,共同补充电解质与微量元素。温润滋养,元气食补之选!
[参野菇鸡肉串] 初三2班 全好
上菜词:腌制后的蘑菇滑嫩弹牙,鸡肉美味多汁。由蘑菇和禽肉组成的烤串,恰到好处的火候,让一根小木棍穿起了整片山野的味道。配料中,鸡肉为我们补充蛋白质,植物油提供了油脂,盐、味精等调味料中含无机盐,香菇补充了维生素。
[花胶鸡] 初三3班 熊子墨
上菜词:汤底浓香四溢,花胶软糯弹牙,鸡肉鲜嫩入味,胶原蛋白融入汤中,入口如丝般顺滑。精选深海鱼胶与走地鸡经匠心熬制,富含优质蛋白与氨基酸,滋阴润燥、美容养颜。花胶中的营养成分很高,不仅有大量的胶原蛋白,还有多种维生素,搭配上老母鸡,勾芡金黄的南瓜汁,让整道菜的色泽鲜艳,滑入口中是满满的鲜香与幸福。
[海鲜锅] 初三5班 蔡思妤
上菜词:很香,很鲜,最宜下饭。配料中,所有东西为我们补充蛋白质,淀粉提供了糖类,植物油提供了油脂,盐、酱油、蚝油等调味料中含无机盐,娃娃菜、香芹等补充了维生素。营养、美味,无法抵挡!
[营养鸡汤] 初三7班 王蕾婷
上菜词:炖鸡汤是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佳肴,选用新鲜鸡肉为主料,搭配红萝卜、枸杞、红枣和桂圆等多种天然食材,慢火细炖,使鸡肉的鲜美与配料的香甜完美融合。不仅滋补养生,还能增强免疫力,是秋冬季节暖身强体的理想选择!
[糖醋排骨] 初三8班 邓宝妍
上菜词:糖醋排骨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健康美食,选用优质猪小排,经过精心烹饪,外酥里嫩,酸甜适中。它不仅口感丰富,还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钙质等营养成分,既满足了味蕾的享受,又兼顾了营养均衡。
[羊肚菌淮山红枣汤] 初三10班 丁睿蕊
上菜词:羊肚菌鲜嫩脆爽,淮山软糯香甜,排骨肉香浓郁,将鲜香散发在醇香的汤中。排骨为我们补充蛋白质,红枣,淮山提供了糖类,排骨、羊肚菌提供了油脂,盐、味精等调味料中含无机盐,红枣等补充了维生素。营养、美味,无法抵挡!
[红枣枸杞鸽子汤] 初三12班 石俊生
上菜词:红枣枸杞鸽子是一道营养丰富的汤品,其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1.鸽子肉富含优质蛋白质,为人体补充必要的氨基酸,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新陈代谢。2.红枣中含有一定量的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提高身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帮助人体预防疾病。3.红枣和枸杞中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过敏等作用,对于预防慢性疾病和延缓衰老具有一定的作用。
下面让我们一同欣赏部分学生的作品,并从中感受他们对化学与美食融合的深刻体会。
[葱爆牛肉] 初三4班 谢子睿
实践体会:今天做完饭,感触颇多。从备菜到烹饪,再到最后端上桌,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充满了细节和用心。切菜时的耐心掌握、调味时的谨慎拿捏,每一步都需要专注和投入。虽然厨房里热气腾腾,忙得满头大汗,但当菜品一一完成,闻着扑鼻的香味,那种成就感让人觉得一切都值得。更重要的是,做饭不仅是填饱肚子,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关怀。看着家人品尝自己亲手做的饭菜,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红玉凝脂] 初三4班 沈忆希
实践体会:今天做饭的经历让我感触颇深,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烹饪过程,更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成长的旅程。从准备食材开始,我就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专注。挑选新鲜的蔬菜和食材,清洗、切配菜,每一个步骤都显得格外重要。切菜时,我努力让每一片都厚薄均匀,虽然动作有些笨拙,但看到整齐的菜片,内心充满了小小的成就感。烹饪过程中,火候的把握尤为关键,我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炉火的大小,生怕烧焦了食材。当锅里的食材逐渐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我用心去完成的一件作品。最让我感动的是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我做的饭菜。看到他们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听到他们对我的夸赞,所有的疲惫都瞬间消散了。那一刻,我明白了做饭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填饱肚子,更在于传递爱与温暖。 这次做饭让我学会了耐心和专注,也让我体会到了为家人付出的快乐。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这些经历都成为了我宝贵的回忆。
[荷塘月色] 初三9班 姜凯晴
实践体会:木耳、荷兰豆、山药三种食材需先进行“焯水”,想不到这个看似简单的“焯水”,居然发生了许多的化学反应。不仅避免了荷兰豆变色,同时也让荷兰豆的口感更加脆嫩。山药焯水不仅能去除部分淀粉,减少烹饪时的黏稠感,还能使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山药在炒制过程中氧化变黑。将焯过水的三种食材一同倒入热油锅中翻炒,随着温度的升高,木耳中的多糖在加热过程中逐渐溶解,使得木耳更加柔软滑嫩;荷兰豆中的叶绿素在高温下保持稳定,使得菜肴保持鲜艳的绿色;而山药中的黏液蛋白则与木耳中的植物胶质相互融合,与其他食材的口感相互补充。加入适量的盐、生抽等调料,使食材更好地吸收其他调味料的味道,产生了诱人的色泽和香气,整道菜色香味俱全。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菜肴,我不仅享受着美食带来的满足感,更对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两道看似简单的家常菜,背后却隐藏着如此多的化学奥秘。它让我明白,化学并非只是书本上抽象的知识,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一次烹饪,都是一次与化学的亲密接触;每一道菜肴,都是化学与美食的完美结合。这次下厨的经历,不仅让我提升了厨艺,更让我在享受美食的同时,领略了化学的魅力。我期待着在未来的生活中,继续探索舌尖上的化学,发现更多美食背后的奥秘!!
[三餐小叙] 初三10班 李晨晰
实践体会:很高兴通过这次的实践活动对饮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1.食物不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存在,更是各种化学风味的精妙组合。2.烹饪过程是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化学原理让化学不再是简单的操作,而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3.了解化学知识后,我们能够更为理性的看待饮食,知道如何搭配食材以促进营养吸收,从而引导我们养成更健康的饮食习惯。
[韭菜虾仁炒鸡蛋] 初三10班 赵韵凯
实践体会:做菜如生活,看似简单,却需用心。虾仁要鲜嫩,需提前腌制;鸡蛋要滑嫩,火候需恰到好处;韭菜要脆爽,翻炒时间不可过长。每一步都需专注,稍有不慎,便会影响最终的味道。做菜也是一种修行。从准备食材到装盘上桌,每一个环节都让我静下心来,感受食材的变化与融合。虾仁的鲜、鸡蛋的香、韭菜的脆,三者相辅相成,正如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缺一不可。当家人品尝时露出的笑容,便是对我最大的肯定。一碟小炒,不仅填饱了肚子,更温暖了心。做菜让我明白,生活的美好,往往藏在这些平凡的细节里。
[淮山焖排骨] 初三10班 王梓瑜
实践体会:排骨味道鲜美能提供优质蛋白,淮山入口细腻助于消化增强免疫力,荤素搭配使营养均衡。在母亲的耐心指导下我一步步地完成了自己菜品制作,虽然步骤并不复杂但是我仍然体会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同时通过这项活动我也了解了许多药材的用途,感受到了中华传统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中化学科组组织的“舌尖上的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三年级的学子们在家长的支持下,积极参与,完成了这项特殊而有意义的作业。学生们通过亲手烹饪,不仅提升了厨艺,更深入理解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发现了食材处理、烹饪过程中的化学奥秘,如焯水的化学反应、温度对食材成分的影响等,真正体会到了化学的魅力。
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美食中领略了科学的精彩,更培养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美食作为亲人之间温暖的纽带,缩短了他乡与故乡的距离,承载着思乡、怀旧、留恋童年的深厚情感。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食物不仅是一羹一饭,更是情感的载体,是幸福的具体模样。
展望未来,东莞外国语学校将开展更多独具特色、与学科深度融合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子,推动中医药文化薪火相传、振兴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开启探索之旅,让化学与美食的完美结合,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色彩,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谱写新的篇章。
撰稿:张华、钟伟潮
初审:张宏杰
复审:汪丽丽
终审:黄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