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疫情形势复杂严峻,全市中小学生(高三除外)、幼儿园暂停线下教学。为做好学生居家学习心理防护工作,帮助同学们更好适应居家生活、健康快乐成长,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按要求成立工作小组,建立工作机制,动员级长、班主任、心理科组老师分级分层分类推进相关工作。学校针对不同学段学生心理特点,通过落实主题课程、给予调适指南、开展主题班会、加强问询帮扶以及压力评估、开展主题活动、给予人文关怀等措施,全面强化学生心理防护工作,帮助孩子们疏解压力,调节情绪,取得初步效果。
积极心理篇
高一年级组织学生线上学习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项目系列课程。课程通过呼吸放松、冥想等放松训练,旨在帮助学生积极关注当下,接纳不确定性,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更好地适应居家学习生活。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反映效果不错,能够迁移到学习生活当中。
接下来,高二高三也将结合实际,利用线上心理课陆续落实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项目系列课程,帮助同学们树立积极心理品质,助力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
情绪调适篇
为帮助同学们更好适应居家学习生活,学校公众号推出了《积极适应,快乐成长——莞外学生居家学习自我调适指南》,通过专业的建议、温馨的提醒,给予同学们专业帮助。在此基础上,学校心理科组还针对不同年级专门开设了以居家学习情绪调适为主题的系列课程。
初中部和高中部各年级范落实心理课时安排,利用班会课、心理课认真上好《情绪调控》《我的情绪我作主》等线上心理课程,通过引导同学们认知情绪、察觉情绪、调节情绪,帮助同学们了解心理情绪的专业知识,掌握心理情绪调节的常见方法,进而引导同学们正确对待生活的变化,积极适应未来生活。


小学低年级,心理科组为学生设计开发《认识情绪》心理微课程。通过动漫《头脑特工队》和情绪认知英文歌、撰写情绪日记、和家长分享自己的情绪故事,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哪些情绪存在,引导学生关注情绪变化,初步学会表达。


以下为小学低年级学生作品:

303 石恬祎

302 黄子珊

201 邢莫钰

303 何梓菲


302 刘雅楠
针对小学高年级特点,心理科组开发了心理微课程《情绪调节“心”开关》。
通过表情包大作战师生互动、生动案例讲解,让同学们掌握“正常的生活作息、了解接纳各种情绪、合适的放松方法、积极寻求帮助、友善互助的社会支持”等情绪调节方法。课后布置拓展作业,鼓励同学们尝试制作温暖治愈的早安卡(晚安卡),提高居家学习幸福感。
以下为小学高年级学生作品:

603 郭烜


405 钟景文

605 曾子悦
亲子关系篇
居家学习期间,孩子与父母接触时间变长,难免容易出现摩擦。为帮助家长和同学提升亲子沟通水平,学校通过公众号推文、班主任微信提醒等方式给予建议和指引。学校希望全体同学能规律作息、认真学习、全面发展,倡议同学们在家多关心父母和弟弟妹妹,主动和父母交流、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坚持体育锻炼、坚持阅读和进行艺术欣赏。学校还公布了各类心理援助热线,给有需要的学生和家长提供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为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加强亲子沟通,初一年级开展主题为《用心沟通,用爱交流》的心理课。课后布置拓展作业:鼓励学生调查父母喜好。通过引导与父母深入畅谈,帮助学生了解父母唠叨背后的真实需求,学习如何与父母有效沟通,学习感恩,珍惜当下。
以下为初一学生作品:


701刘紫萱

702罗可


703陈俐


704黄浚哲


705陈晓玥

706叶诺言

707滕子熙


708薛子傲

709吴雨荷
另外,针对高三学生和高一、高二部分留校学生,学校结合封闭管理相关要求,通过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加强师生谈心、开展问卷调研、组织文体活动、给予人文关怀等多种形式,帮助同学们积极适应封闭管理生活,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积极参与居家学习生活,心怀阳光,不断成长。
撰稿:李佩舒、文艳萍、黄燕儿
审稿:付嘉豪、汪丽丽
编辑:杨 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