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厅关于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要求,针对当前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的久坐、脊柱侧弯及近视高发等健康问题,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中部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八段锦引入校园体育活动体系,将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校园体育深度融合,探索出"文化传承+科学锻炼"的特色实践路径,切实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八段锦起源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因其八式动作如锦缎般柔缓舒展而得名。作为融合中医经络学说与武术导引术的传统养生瑰宝,其“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核心理念通过拉伸筋骨、疏通气血,实现“动中寓静、刚柔相济”的锻炼效果。研究表明,八段锦对防治青少年脊柱侧弯、肩颈劳损、视力疲劳等问题具有显著作用,是兼具文化传承与科学价值的校园运动优选。
一、古法新用:小课间书写健康大文章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随着悠扬的古乐声响起,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中部全体学生迅速离开座位,在教室和走廊列队站定。在统一播放的教学视频指导下,学生们舒展双臂、沉肩坠肘,从“双手托天”到“拉弓射雕”,动作整齐划一。值勤教师正穿行于楼层间巡回指导,偶尔传来“手腕再抬高两厘米”“注意呼吸节奏”的提醒声,古韵与现代校园在此刻悄然相融。
学校创新利用每日上、下午各15分钟的课间时段,将八段锦与眼保健操科学整合,形成“动静双轨”微锻炼模式。
动态调节:八段锦舒缓拉伸,缓解久坐导致的肌肉僵硬。
静态养护:眼保健操穴位按摩,同步守护用眼健康。
空间利用:无需专用场地,教室走廊即可开展,实现“碎片化时间高效利用”。





二、从政策到实践:传统文化赋能体教融合
在“健康中国”与“体教融合”双重战略引领下,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中部以八段锦为实践支点,将课程标准的终身体育精神落到实处,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校园场景:
科学筑基:联合东莞市市中医院有效整合中医药文化资源,打造并提升科学教育新样态,营造中医药文化浓厚氛围。

师资护航:全体体育教师在东莞市武术协会指引下完成专业学习,实现“持证教学、精准指导”。
家校共育:在家长群广泛宣传八段锦的健身功能与理念,贯穿家校社协同机制。
东莞外国语学校以八段锦为实践载体,将“每天锻炼两小时”的刚性要求转化为生动的校园实践。通过一招一式的千年养生智慧,既织就了传统文化传承的脉络,又搭建起科学锻炼的实体课堂。如今,每日课间此起彼伏的古乐声里,千名学子舒展的身影,不仅是“健康中国”微缩画卷的校园注脚,更让脊柱挺直、双目清亮、文化自信的健康生活图景,在每一次呼吸吐纳间变得真实可触。
撰稿:黄 昕
初审:张宏杰
复审:汪丽丽
终审:黄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