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外国语学校历史科组积极参与东莞市“品质教育”项目工程,学校初高中历史科组都是东莞市首批“品质课堂示范教研组”,历史科组教师积极踊跃参加东莞市各项教研活动。不久前高中部有4位历史教师参加了2022年东莞市高中历史“品质课堂”教学能力大赛。参赛老师在科组团队支持下,从初赛、复赛到决赛,一路走来收获良多。为提升学校历史教育教研质量,及时总结经验,推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2022年10月21日,东莞外国语学校历史科组及历史实习教师召开品质课堂大赛心得分享交流会,我校全体历史教师和实习教师在阶梯一室聆听了参赛教师的经验分享,会议由高中历史科组长杨山坡老师主持。

首先进行分享的是高二年级的袁颖薇老师,袁老师的分享内容主要针对品质课堂大赛的决赛环节。在简单说明赛制后,袁老师根据决赛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特点,认为应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袁老师列举了自己赛前阅览的大量优秀课例,并介绍自己在此基础上制定说课框架和凝练主题的心得。最后,袁老师也谈了自己在比赛过程中的一些失误与教训,以自身实际经历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赛建议。

第二位进行分享的是付嘉豪主任,付主任重点就复赛阶段的备赛环节进行了分享。备课、研课、试课、改课是一个建造、推倒、重建、涅槃的过程,这个过程要主动思考“如何凝练教学立意和确定核心目标,如何围绕目标丰富材料、创设情境,如何巧妙设计问题链、任务链”等问题。通过付主任的分享,与会老师体会到了“推动学生对历史现象的认识经历多重反转、体验思维冲突与对立,促使学生思想价值观进一步成熟,有效实现学习生成”的智慧。
随后,付主任还根据自身体会给青年教师提出建议:一是要积极参加教学教研比赛,比赛过程很困难,但同样充满乐趣;二是要有耐心和信心,一节好课的灵感和创意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倾心研究,在资料研读、科组交流、师生互动、反思感悟中慢慢形成,最后达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效果;三是平常要多积累,多阅读,阅读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而机会总是留给那些爱阅读、常阅读的人;四是参加决赛前,可考虑科组先练兵,内部模拟比赛,这样更有利于比赛时的发挥。

接下来进行分享的是庞晓林老师,庞老师回顾品质课堂大赛的经历,从复赛、决赛和赛后三个角度分享参赛体会。在复赛教学设计上,庞老师认为应在阅览大量专著的基础上,研究课标、整合教材、创新立意。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教学主题凝练上多下工夫,用传神而精确的标题来为教学设计锦上添花。在分享决赛的体会时,庞老师对说课环节的框架设计做了具体讲解,突出特色的教学主题、简明扼要的教学目标、注重积累和应变的教学设计、体现完整结构的教学评价都应是选手需要注意的事项。提到赛后感悟,庞老师展示了决赛当天科组老师同聚活动室集体备赛研讨的照片,并由衷感慨“整个比赛过程中,科组的力量就是参赛教师最值得信赖的靠山”,借此表达对科组的真诚感谢。

参赛教师们的分享虽然重点不同、风格各异,但都是自身经验所汇、智慧所凝。科组长杨山坡老师高度赞扬了参赛老师们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善于反思的工作态度,并为科组青年教师提供几点建议:第一,青年教师们参赛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有备无患;第二,学习是长期的过程,平时要多积累多阅读,多向前辈同侪取经;第三,重视合作,团队协助是成功的关键,也是我校的优良传统,鼓励青年教师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第四,要在做中学,知行合一,勇于尝试、勇于实践,赋予自己勇气与信心。最后,杨山坡老师鼓励青年教师多参加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最后,初中历史科组长张宏杰老师与青年教师们分享自己对团队作战重要性的感悟。张老师认为无论结果如何,与团队共同奋斗共同成长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并动员青年教师积极参赛,在忙碌的日常工作中,以赛促教,努力为自己持续赋能。集小流以成江海,积跬步以至千里,在一次次往前一步的坚持后,回首已过千重山。

群力划船船愈快,众星拱月月更明,莞外历史科组将持续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齐心协力,团结共进,笃志前行,虽远必达。
撰写:袁颖薇
审稿:魏德才、杨山坡
编辑:张欣、杨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