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300元3小时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

教师培训 | 新师汇聚,共谱新篇——东莞外国语学校2024年新入职教师培训

发布日期:2024-09-04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八月金阳耀碧穹,炽热情怀映长空。东莞外国语学校迎来了又一批新成员,他们怀揣教育梦想与热忱,在莞外扬帆启航。2024年8月25日至27日,东莞外国语学校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新教师入职培训,助力新教师们迅速融入莞外大家庭,提升教育教学专业能力。

团建凝心,共筑梦想基石

25日上午,为新教师团队开展了富有意义的团建活动。通过一系列挑战与互动环节,新教师们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凝聚了团队力量。在团结与协作的浓厚氛围中,伴随着欢声笑语,新教师们迅速融合为一支团结协作的队伍,展现出了敢于挑战、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为后续的培训学习与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理念传承,文化引领前行

25日下午,我校朱忠明校长为新教师们介绍了莞外办学理念与文化建设,朱校长深入解读了莞外的教育理念,使新教师们对学校的文化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在分享过程中,朱校长对新教师们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他希望每一位新教师都能向阳而生,努力发光,不负众望。他鼓励大家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共同为莞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9661

朱忠明校长作主题讲座

技能磨砺,铸就专业辉煌

26日,学校资深骨干教师以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新教师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专业讲座。从教学理念的革新到课程设计的创新,从片段教学的精细打磨到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划,每一位讲师都倾囊相授,为新教师们绘制了一幅清晰的专业发展蓝图,助力新教师专业成长。

讲师:龚建兵副校长

主题:《莞外教导处工作理念及制度解读》

我校龚建兵副校长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深入解读了学校教学工作理念及制度,为新教师明确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龚建兵副校长特别就备课、公开课及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勉励新教师们要精心准备每一堂课,勇于展示教学成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共同推动莞外教学质量迈向新高度。

9B68

龚建兵副校长作主题讲座

讲师:教导处副主任刘鑫增

主题:《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教学思考》

何为深度学习?刘鑫增副主任阐述了深度学习的来源背景和定义,分享了记忆的重要性以及深度学习的意义和方法,从想学、会学解析了学习的路径,强调了思想上的改变,知识上再认知,剖析了高考复习、高中数学学习的模式。要利用“最近发展区”的推移,逐步提升对知识点的有效学习程度。

9618

刘鑫增副主任作主题讲座

讲师:教导处副主任汪丽丽

主题:《片段教学的技巧》

如何进行片段教学的设计?汪丽丽副主任毫无保留地分享了片段教学的技巧,从片段教学的定义、特征展开阐述,强调片段教学要做好导入设计、问题串设计、师生活动设计、结束语设计、板书设计,明确了片段教学的实施技巧、片段教学过程中避免出现的问题并总结了成功片段教学的特点。

83DD

汪丽丽副主任作主题讲座

讲师:课程发展中心副主任梁泉

主题:《设计基于学校的课程》

课程的开发蕴含深厚学问,梁泉副主任从课程的定义和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出发,阐述了一个完整的课程开发过程涉及的因素:目标、学习经验的选择和组织、课程方案的实施和学习结果评价,对如何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选修课程提出了建议。给新教师介绍了莞外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过程,展示了莞外“一体两翼”博雅课程体系和特色选修课程。

A5E4

梁泉副主任作主题讲座

讲师:教研处副主任魏德才

主题:《东莞外国语学校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规划》

魏德才副主任从个人专业成长、教学技能提升、科研能力培养等多个关键维度出发,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东莞外国语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情况。他详细介绍了学校教研活动的丰富内容及其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充分展示了莞外在教师培养方面的深厚底蕴和卓越成果。

在分享过程中,魏主任不仅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还表达了对他们的殷切期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他的分享内容充实、观点明确,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9F30

魏德才副主任作主题讲座

讲师:张燕

主题:《逐梦星辰 向阳成长》

为助推我校新教师的发展,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张燕老师以《逐梦星辰 向阳成长》为题,与新教师们分享了快速成长之路,借助团队的力量,如何持续学习、深度反思和不断实践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教研、比赛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也深切期待青年教师芳华待灼,追光不止,向着教育的星辰大海,向阳而生!

BA47

张燕老师作主题讲座

俊采星驰,汇聚莞外,逐梦启航。新教师培训圆满落幕,学员们满载而归,他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在培训中获得了深刻的感悟,坚定了投身教育的信念。此刻,他们正式踏上教书育人的新征途,准备在东莞外国语学校这片沃土上共同绘制教育的新画卷,携手开创辉煌璀璨的教育未来!

培训心得

12A47

刘瑞美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们常常教育学生努力勤奋学习,却在琐碎的日常中忘记我们自身更需要不断学习,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作为外驱力不断推动着教师学习新知识,而真正能让教师终身学习的是内驱力,是自我不断追求进步的意识。张燕老师在《青年教师如何成长》一课中,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身为一名青年教师,在学习方面不管什么条件什么时间,都应该坚持提升自己,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对待学生,不抛弃不放弃,才能看到花儿开放的美丽。年轻人,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只问初心,放手去做,无问西东”。

4B63

宋静怡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颇丰,不仅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还参与了一些教学实践和课堂管理的具体经验。培训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教育教学理念、方法、班级管理、师生沟通等多个方面。通过各位资深教师和专家的精彩讲座与分享,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的塑造和心灵的滋养。在教学方法的学习中,我了解到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策略能够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更能学会思考和探索。

EFB9

晏楚霞

参与此次新教师培训,我深受启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与认知均有了新的提升。在“青年教师成长”议题上,我认识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智慧的启迪与人格的塑造。我坚定了持续学习、勇于创新的决心,以更好地引领学生探索未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关于“成长规划”,我明确了职业方向,意识到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是实现教育梦想的关键。我将致力于提升教学技能、教育研究及班级管理等多方面能力,分阶段设定目标,稳步前行。

B7F5

王晨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我深刻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与使命。教育学生,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他们内心的火焰,引导他们探索未知的世界。我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能力和梦想。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用心去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差异,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勇敢前行。同时,教师专业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在培训中,我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记忆尤为深刻的是张燕老师说的一句话,她说,勇敢地去接受所有给到你的挑战,然后坚持不懈做到最后。这让我更加明白,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我决心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6FC8

范澄樟

新教师培训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更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通过开发选修课程、构建校本课程特色,以及采用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通用技能。而SMART目标的设定,则为教学与个人成长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不断探索和实践,努力成为学生思维的引路人,为他们的未来铺设坚实的成长之路。

52B7

黄子蓝

通过这次培训,我们新教师们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素养,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总之,2024年东莞外国语的新教师培训为新入职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使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拓宽视野,提升教学技能和班级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热爱?。

110CD

周秋云

从十几年的求学生涯,包括去国外求学自己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到回归教学岗位自己去传授一门语言,我一直坚定地认为,教育不仅仅是讲授语法和语言点这么简单。真正的教育是呵护成长,是发掘潜能,是守护梦想。加入莞外大家庭后,我很惊喜地发现,莞外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竟然与我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教育理想不谋而合。短暂的几天培训,“这个学校懂教育”是带给我最大的心得体会。

1233E

谭佩琳

在今夏我有幸成为莞外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在这里参加了为期数天的新教师入职培训。每一位教师都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的言行举止、教学理念都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此次培训的团建环节也磨炼了我的意志,与同行一起面对挑战,共同训练,我会将这种团结协作和不畏艰苦的精神贯彻到教学课堂当中,而这种团队精神将成为我未来教育生涯的宝贵财富。我将坚定成为优秀教师的信念,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成为一名跟随新时代发展的教师。

66DB

林晓雯

参加完这次培训,我收获满满,对教育的各个层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朱忠明校长的分享让我认识到,一个团结有力的班委团队是班级管理的基石,而团建活动则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途径。思考着如何在未来的班级管理中,通过创新团建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收获颇丰,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撰稿:李艳珊

初审:张燕

复审:魏德才

终审:吕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