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300元3小时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

聚焦作业优化设计,推进品质课堂建设——2021年东莞市初中物理“作业优化设计暨品质课堂实验教研组建设”联片研讨活动

发布日期:2021-11-20来源: 作者: 点击数:


image001.jpg

东莞的初冬已经有些凉意,但东莞的物理人却感到温暖如春。“双减”政策下,为推进广东省初中物理学科教研基地项目建设,进一步探索作业优化的思路和策略,探索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落地的途径,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于2021年11月17日在东莞外国语学校开展了城区片-松山湖片联片教研活动。出席本次活动的有市教研室初中部部长、正高级教师范传东,东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刘守君,东莞市寮步中学副校长李杨威,东莞外国语学校教导处主任梅淑萍,可园中学教务处主任、广东省特级教师卢婉嫦和广东省初中物理学科教研基地项目主要成员、东莞市范传东名师室全体成员、寮步镇李杨威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以及城区片、松山湖片初中学校的全体物理科组长。

image003.jpg

活动首先由东莞外国语学校刘守君副校长致辞,用热情洋溢的语言表达对与会人员的欢迎,预祝研讨活动的成功。

在作业优化设计展示环节,七位老师就沪粤版《15.2认识电功率》分享了他们对作业优化设计的思考和实施。

image005.jpg

李杨威副校长提出“作业不止是巩固所学知识、反馈教学效果的工具,更应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因此作业应包含多维度的功能——巩固、评价、扩展、反馈、激励。为科学设计作业,需要基于学情、课标、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遵循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整体性、对应性、递进性、趣味性、科学性、解释性。

image007.jpg

陈智泉老师认为作业设计应该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作业功能除了基本的预习、巩固、复习、测试等基本功能外,还应当赋予成就感、知识实用性、挑战性等具有人文情怀的属性,通过设计作业题目属性表和课外实践作业,依托学科核心素养和知识能力水平划分原则,来设计题型、难度和题量适宜的作业,并通过过程性评价和完成性评价来让学生获得健康成长。

image009.jpg

肖凯老师提出为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教师应努力实现新时代的作业观、作业分析、作业设计、作业评价四个转向,持续优化作业实践,并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设计作业评价和实施作业任务。

image011.jpg

李妍老师设计的作业,以课标为核心,针对课程目标,贴近生活,生动有趣,激励学生亲自动手去探寻身边电器的秘密。

image013.jpg

蔡芝芝老师改编作业的思路则是由浅入深逐步认识电功率,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根本目的,促进学生从单纯的题海战术走向丰富生动的生活实践应用,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创编作业的思路是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这对开发学生的潜能,增进学生对学习意义的内在认知,提高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积极认同都具有重要意义。

image015.jpg

王志威老师简单介绍了本校的学情,并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展示了根据学情设计出的作业案例。

image017.jpg

罗伟明老师介绍了作业设计的思路,有理有据,有自己联系教学实际的思考,分课内作业和课后作业,体现分解难点、创设台阶的特点。

image019.jpg

分享结束后,城区教研片片长姜冰老师、卢婉嫦主任、范传东老师高度肯定了老师们对作业设计多样化、多模式的思考,为接下来全市作业优化设计起了良好的引领作用。

image021.jpg

同时,卢婉嫦主任提出了几点思考:增效减负的“效”需要具体结合物理核心素养;作业设计根本在课标;及时更新知识,避免以偏概全等。

image023.jpg

image025.jpg

范老师在点评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上海市作业优化设计的思路和实践过程,总结出四条基本作业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基于课程标准,体现单元意识,创新作业实践。范老师指出教师在作业设计中,需要有意识地思考作业的设计策略与评价标准,并提出了评价好作业的7条标准:1.育人为本,形态更丰富,与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拥有成就感;2.目标一致,作业目标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统一;3.设计科学,要求明确,答案合理;4.题型丰富,类型多样;5.难度分布适宜,关注用时,减小重复机械,增加开放性题目;6.结构合理,注意不同年级的学情,层层递进;7.体现选择性,有分层意识。范老师还强调了老师们需要重视对教材的运用,建议作业依据课标,来源于教材。

image027.jpg

image029.jpg

image031.jpg

作业点评结束后,寮步中学、东莞外国语学校、大朗一中三校分享了品质科组建设经验。

image033.jpg

在夕阳的余晖中,半天的研讨学习落下了帷幕。这是一场“双减”政策下聚集于作业优化设计的学习活动,让与会的老师都学有所得、研有所获!我们将新理念带入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作业新模式,落实物理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撰稿:张 燕

审稿:梅淑萍

编辑:杨 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