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外国语学校自开办以来,一直关注不同层次学生需求,注重高品质课堂建设,现已形成博雅、格致、行知等课程体系。
为更好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的“双减”相关政策,莞外以国家课程为基础,结合校本课程体系,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优化作业形式,通过设计多元、多层次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莞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直致力于将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转变。
一、收纳小能手
综合实践课上,老师开展《方寸之间,尽在收纳》,让学生学会了高效收纳法,比如:面对“多、乱、杂”的物品,如何通过分区、分类、标记、储物容器等方法,让物品摆放整齐,实现整洁日常化等。同学们掌握收纳的原则和方法后回家进行实践,通过“做中学”加深对收纳方法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生活的品质。
部分同学的作业成果展示

701班 曾嘉良 收纳前

701班 曾嘉良 收纳后

702 唐城萱 收纳前

702 唐城萱 收纳后

703 扈馨予 收纳前

703 扈馨予 收纳后

704 王甫捷 收纳前

704 王甫捷 收纳后

705 刘思瑶 收纳前

705 刘思瑶 收纳后

706 熊亚航 收纳前

706 熊亚航 收纳后

707 黄建梆 收纳前

707 黄建梆 收纳后

708 戴雅婷 收纳前

708 戴雅婷 收纳后

709 黎睿朗 收纳前

709 黎睿朗 收纳后
二、我的拿手菜
莞外结合多种多样的烹饪、快乐种植等劳动实践课程,让学生获得有关“食”的知识,具备选择“食”的能力,理解和传承食文化,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初一级结合“食育”和“劳育”开展了《劳动最光荣——我的拿手菜》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磨炼了意志,锻炼了动手的能力,培养了热爱劳动的品质,体会了做菜的乐趣和成就感,体验了自食其力的光荣,提高了幸福生活的意识。这份“舌尖”上的作业,见证了同学们“指尖”上的成长。
部分同学的作业成果展示
701史子墨(猪肉白菜炖粉条) 702彭东来(香煎银鳕鱼) 703王锦城(酸汤肥牛)
https://v.qq.com/x/page/g3304qxnigy.html
704 蒋睿璇(红烧鸡翅) 705陈晓玥(松饼) 706魏陶然(意面牛扒)
https://v.qq.com/x/page/z33042t954g.html
707朱可馨(菠萝咕噜肉) 708 余宏英(炒河粉) 709 吴永彤(饼干)
https://v.qq.com/x/page/l33040ox7i6.html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劳动教育课程都是立德树人、重视全面发展的实践类课程,都具有价值属性,旨在使学生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都强调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激发创新。依托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日常劳动教育,形成理性思维和勇于探究的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劳动能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正确认识。
撰稿:蔡芝芝、胡颖瑜
审稿:梅淑萍、汪丽丽、张宏杰
编辑:杨 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