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外国语学校自开办以来,一直关注不同层次学生需求,注重建设高品质课堂,现已形成博雅、格致、行知三大课程体系。
为更好贯彻落实“双减”相关政策,莞外以国家课程为基础,结合校本课程体系,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优化作业形式,通过设计多元、多层次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初中数学案例——《一周生活费开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
我校初中数学科组在初一年级设置了综合实践校本课程——《趣味数学》,在学习了第一章哟《有理数》运算后,进行《一周生活费开支》项目式学习,要求记录在校一周的生活收支账目,收入为正数,支出为负数。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在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学会了量入为出,合理规划消费,提升了财经素养,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具体实施如下:
第一阶段:【明确问题 设计账单】
备课组精心设计任务单,学习之初就把课程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讨论记账方式,明确“收入”、“支出”、“余额”、“总收入”、“总支出”、“每日平均支出”等关键词,明确完成这个活动要用的数学知识。

第二阶段:【实施方案 记录数据】
学生按照之前设计的方案,将每日收支数据详实地记录到账单中。在此阶段教师适当提醒学生,从数据发现问题,这个过程对培养学生注意力、坚持性等都有好处,引导学生在“动手做”“实验” “反思”的过程中进行体验,在全身心参与的活动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

706班熊亚航任务单

709班吴雨荷任务单

704班蒋睿璇任务单

708班杞育陞任务单

703班王韵晴任务单

701班刘紫萱任务单
第三阶段:【展示交流 总结评价】
引导学生整理成一个报告,对自己收集的一周生活费的收支数据过程进行描述,引导学生在“探究”“设计”“创作”“分析”的过程中,给自己或同伴提出合理的消费建议,安排一个课时进行课堂交流和学生间的互相评价。


701班张靖涵分析报告

708班任则昊分析报告

705班王奕隆分析报告

707班叶兆荣分析报告

705班韦茗瀚分析报告

706班魏陶然分析报告
我校初中数学科组在综合实践校本活动课程中,跨学科融合,坚持活动育人,本次格致课程作业设置,注重把学生成长的环境与课程内容相结合,在与家庭、学校、社区的持续互动中,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实践能力和家庭责任感不断获得发展。同时引导学生养成理性、健康的金钱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财经素养,逐步形成应对未来财经生活必备的品格。
撰稿:叶冠佟
审稿:梅淑萍、汪丽丽、张宏杰
编辑:杨 笛